问题 材料分析题

2004年2月16日,李某乘坐出租车,下车时不慎将两万元现金以及手机丢在车上(后来确实被司机郭某捡到了),不过还好,他在付车费时让司机撕了出租车票,结果顺着这条线索,他找到了司机郭某。

下面是可能出现的两个情景,请你作出判断分析。

(1)郭某确认失物是李某后,主动归还。请你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评价郭某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某要求郭某归还失物,郭某谎称自己没看见,拒绝归还。你认为郭某的行为合法吗?假如你是郭某,你将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郭某确认失物是李某的后,主动归还,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也符合我国法律要求。    

(2)李某要求郭某归还失物,如果郭某谎称自己没看见,拒绝归还,不仅违反了社会主义道德要,也违反了法律要求,构成违法行为。假如我是郭某,我一定会积极将捡到的举款分文不少的交还失主。做一个拾金不昧的中学生。

报关编码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