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本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环顾这间宽大的美术教室,可是图画都被人取下来了,角落里堆放着一些凳子,像一般的美术教室那样,为了使室内光线充足,这里有一排窄长的高窗户从这些凳子和高窗户上能看出什么来呢?我什么也回忆不起来如果我在这个小天地里呆过,我能不回忆起什么来吗?因为这是我八年来学习画花瓶和练习写各种字体的地方,有细长精致的罗马玻璃花瓶出色的复制品,它们由美术教师陈放在教室前面的架子上,还有各种字体:圆体、拉丁印刷体、罗马体、意大利体在学校所有的课程中,我最讨厌这门课了我百无聊赖地度过这些时光,没有一次我能把花瓶画得像样,能把字描好面对这回音沉闷而单调的四壁,我所诅咒的,我所憎恶的又在哪里呢?我回想不起什么来,于是默默地摇摇头竭力回忆往事,以辨认此刻身处的环境约略记得母校的美术教室里曾有的物品,可如今美术教室已改成临时手术室,一些教学用品也随之撤去,当然“我”也就无法确认这样写使环境更真实,情节更合理那时,我用橡皮擦了又擦,把铅笔削了又削,擦呀……削呀……我什么也回想不起来……
我记不清是怎么受伤的;我只知道我的胳膊不听使唤了,右腿也动不了了,只有左腿还能动弹一下我想,他们大概把我的胳膊捆在身上了,捆得这么紧,使我动弹不得,我把第二个烟头啐了出去,落到干草垫之间的过道里我试着要活动活动胳膊,可是疼得我禁不住要叫喊起来我又叫喊开了,喊一喊就舒服多了另外我也很生气,因为我的胳膊不能动弹了。
1.这几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现在回到自己曾经呆过的学校,为什么还说“我什么也回忆不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些文字,你能感受到受伤后的“我”情绪怎样?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主要用了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这 里的心理描写其实是“我”的内心独白。作用是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我”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特定的心理活动,展示了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真实可感。这里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1)“我”本来就不喜欢这里的教育,印象不深。
(2)战争的舆论宣传使我心里只有战场,已经对其他地方的感知迟钝与麻木。
3.“我”是一个单纯幼稚、没有社会阅历的年轻人,不能从理性的角度认识战争。在当时整个德国社会“好战言论”的鼓动下走上了战场,受伤后情绪烦躁却又对自己的处境无能为力,所以显得很无助。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通过“我”在战争中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展示战争中的人不可把握的苦难命运,揭示了战争带给人的巨大的肉体的痛苦和心灵的创伤。这说明不管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战争,它给人类带来的都只能是毁灭性的灾难。(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