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每天在校园内将12时42分观测到的正午太阳高度记录下来,并根据观测到的数据绘制出当地一年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变化图(图10),图中横轴上的刻度线对应各月的第一天。据此回答36-38题

小题1:该观测地点位于

A.江汉平原地区

B.海南岛南部沿海地区

C.台湾岛西部平原地区

D.成都平原地区小题2:图11是依图10时间序列绘制成的日出、日落时刻的变化示意图,能够反映该观测地点昼夜长短变化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小题3:正午太阳高度由H1—H2变化期间,兴趣小组在观测地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日出时刻物影朝向一直向北偏

B.正午太阳高度值不断变大

C.昼长时间先变长,后变短

D.正午日影先朝北,后朝南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1:根据图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所以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42,所以该地经度约为110°E,所以该地位于海南岛。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海南岛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夏季白昼时间长,所以②③④符合条件。根据海南岛的纬度较低,所以白昼时间的变化幅度较小,所以②④较为合理。根据该日经度为110°E附近,日出和日落的北京时间偏迟,所以④符号条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正午太阳高度由H1—H2变化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当地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再向南移动到当地。所以日出时影子一直朝向西南方向;正午太阳高度值先变小,后变大;昼长先变长,后变短;正午日影始终在南方。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