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5分)材料一 《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险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日内瓦公约》是1864年至1949年间在日内瓦缔结的关于战时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一系列国际公约的总称。包括:战地公约、海上保护、战俘待遇、保护平民等。其中1949年日内瓦第4公约,有159条正文和3个附件,主要内容是:处于冲突一方权力下的敌方平民应受到保护和人道待遇,包括准予安全离境,保障未被遣返的平民的基本权利等;禁止破坏不设防的城镇、乡村;禁止杀害、胁迫、虐待和驱逐和平居民;禁止体罚和酷刑;和平居民的人身、家庭、荣誉、财产、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应受到尊重;禁止集体惩罚和扣押人质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非战公约》。(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内瓦公约》体现的主要原则以及与《非战公约》内容的主要区别。(7分)

答案

(1)《非战公约》有利于巩固一战后欧洲的和平秩序;强调的互不侵犯和限制战争的原则,体现了历史进步;但《非战公约》并没有有效的约束力。(5分)

(2)原则:人道主义和保护 * * 。(3分)

区别:《非战公约》旨在限制战争,《日内瓦公约》强调战时对 * * 的保护。(4分)

题目分析:(1)《非战公约》强调了互不侵犯的原则,有利于维护一战后的和平的秩序,但是该公约并非强制性的文件,当危险来临时“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此外,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2)从材料“处于冲突一方权力下的敌方平民应受到保护和人道待遇”、“和平居民的人身、家庭、荣誉、财产、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应受到尊重;禁止集体惩罚和扣押人质等”等信息可以看出《日内瓦公约》的主要原则在于人道主义和保护 * * 。《日内瓦公约》主要强调战争状态下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非战公约》主要强调的是限制战争的内容。

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6年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批零配件。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材料三: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晚清状元。他不热心官场,而是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倡导“实业救国”,并创办实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

材料四: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以上材料均出自人教版教材必修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什么年代?(2分)最初主

要分布在什么地方?(2分)除发昌机器厂外,请再列举一个标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

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2分)

(3)材料三中张謇的大生纱厂获得很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发展的因素有哪些?(6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