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The thief was brought in, his hands ____________ behind his back.

A.had been tied

B.tied

C.being tied

D.having tied

答案

答案:B

考查独立主格结构,因为两句话没有连词,说明后面的是状语,用独立主格结构,名词/代词+非谓语动词,因为tie和his hands是被动关系,所以是过去分词,句意是:小偷被带进来,手被捆在后面。选B。

综合题

(19分)比较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它能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的前因后果。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状况的区别。(3分)

材料二 (15、16世纪)西欧的封建专制王权是在市民——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相互斗争中充当“表面上的调停人”而确立起来的,为了取得市民——资产阶级的支持以加强自己的实力,一般都采取……扶植资产阶级的势力,打击或削弱封建地主贵族的措施。

——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2)试以英国为例,说说15、16世纪封建专制王权采取的哪些政策起到了扶植资产阶级的作用?在英国国家的政治走向上产生了什么结果?(6分)

材料三 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却起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它主要是建立在宗法性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封建阶级结构之上的。因此,他就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

——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3)明代的封建专制统治者采取了哪些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对中国国家社会形态的走向上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以上中西对比,分析什么样的政治状况有利于先进因素的成长?(7分)  

(4)当这两种不同走向的文明遭遇后,中国受到了巨大冲击。试概括其表现。(3分)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