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4分)人物语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材料二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经80多岁了,她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 材料三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参观秦兵马俑时,曾与一小女孩有以下有趣对话: 克林顿:你为什么站那么高? 小女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 克林顿: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小女孩:管美国人(民)。 克林顿:(略微思索后)准确地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的政治发展趋势如何?从世界潮流的角度分析这一趋势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女王“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请举例说明。(4分)

(3)材料三中小女孩和克林顿的说法为什么有差异?请从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加以说明。(4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如何? (2分)

答案

(1)趋势:君主专制强化。影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3分) (2)特点:国王没有实权。统而不治。举例:女王是国家的象征,可以代表国家宣战,任命首相等。(4分) (3)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强调分权与制衡;小女孩对此不很了解;克林顿认识到总统行 * * 是受到其他权力制约的。(4分) (4)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 (2分)

本题考查古今中外关于政治制度方面的内容,主要考察了中国清朝时期和近代英美三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答题时候一定把握好三个国家政体的各自特点,根据材料和问题回答即可。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情:甲、乙国有企业与另外7家国有企业拟联合组建设立“天运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运达公司),公司章程的部分内容是:公司股东会除召开定期会议外,还可以召开临时会议,临时会议须经代表1/2以上表决权的股东、1/2以上的董事或1/2以上的监事提议召开。在申请公司设立登记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指出了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关于召开临时股东会议方面的不合法之处。经全体股东协商后,予以纠正。
2006年3月,天运达公司依法登记设立,注册资本为1亿元,其中甲以工业产权出资,协议作价金额1200万元;乙出资1400万元,是出资最多的股东。公司成立后,由甲召集和主持首次股东会会议,设立了董事会。2006年5月,天运达公司董事会发现,甲作为出资的工业产权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的价额,为了使公司股东出资总额仍达到1亿元,董事会提出了解决方案,即由甲补足差额;如果甲不能补足差额,则由其他股东按出资比例分担该差额。
2006年5月,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后,经济效益较好,董事会拟订了一个增加注册资本的方案,方案提出将公司现有的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加到1.5亿元。增资方案提交到股东会讨论表决时,有7家股东赞成增资,7家股东出资总和为5830万元,占表决权总数的 58.3%;有2家股东不赞成增资,2家股东出资总和为4170万元,占表决权总数的41.7%。股东会通过增资决议,并授权董事会执行。
2006年7月,天运达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依法成立了上海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违约被诉至法院,对方以天运达公司是上海分公司的总公司为由,要求天运达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问题:

天运达公司董事会作出的关于甲出资不足的解决方案的内容是否合法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