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中国式过马路”属于什么违法行为?(1分)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1分)
(2)“中国式过马路”反映了行人什么心理?(1分)如何看待这种心理?(2分)
(3)上述信息集中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1分)其重要环节是什么?(1分)
(4)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答案
(1)行政违法行为(或一般违法行为),民事制裁(1分)
(2)从众心理。(1分)从众心理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无主见,但也不能盲目从众。(2分)
(3)依法治国(1分)依法行政(1分)
(4)国家角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文明出行意识;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完善交通设施等。公民角度:要重视道德修养,遵守交通法规,克服盲目从众心理等。(2分)
题目分析:(1)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中国式过马路”违反交通法规,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所以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就受到民事法律制裁。
“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走,是一种从众心理。根据教材知识,从众心理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依法查处行人闯红灯的事件,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最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
提合理化建议,就是回答做法。学生可以从宣传、完善法律、加强执法、从自身做起等几个方面,结合教材知识自己总结。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正确认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