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三中全会一览表
时间 | 届别 | 内容 |
1978年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
1984年 | 十二届三中全会 | 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
1988年 | 十三届三中全会 | 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
1993年 | 十四届三中全会 | 制定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
1998年 | 十五届三中全会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2003年 | 十六届三中全会 |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
2008年 | 十七届三中全会 | 关注三农问题 |
2013年 | 十八届三中全会 | 全面深化改革 |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16分)
(2)试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哲理,分析材料二。(12分)
(1)①实践具有能动性,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党的政策也在不断发展。(4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党的政策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科学理论对实践起推动作用。党的政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思想。(4分)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党的政策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4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党和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永恒使命。(4分)
(2)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要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体现了这一哲理。
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体现了这一哲理,(或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③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深化改革,要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体现了这一哲理。
④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兼顾到次要矛盾。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统筹兼顾,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这一哲理。(或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题目分析:(1)该题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为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求索真理的历程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学生可以从实践的特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特点、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等角度,结合党的三中全会政策的演变具体分析。
(2)该题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为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对材料内容要准确、全面解读和分析,根据关键字眼对应分析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改革是首要任务”说明要抓重点,要统筹兼顾,说明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要树立创新意识,坚持革命的批判精神;“扩大营改增试点”,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统筹兼顾”,要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