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辨析题

近年来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物价水平和消费水平成为老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注: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3%是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

材料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议: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

材料三: 2012年6月8日,央行近4年来首次降息,7月6日央行再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不到一个月两度降息显示出国家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决心。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经济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这种状况若得不到明显改观对我国经济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8分)

(2)阅读材料二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拉动力?(12分)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国家货币政策空间打开的认识(8分)

答案

(1)①从2011年1月至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CPI经历了由持续上升到逐步回落的过程,但总体看CPI仍在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之上,通胀压力犹存。(2分)

②会增加居民生活成本,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会引起相关行业调整生产,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2)①国家应积极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增强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信心;完善分配制度和政策,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3分)

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国家应因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增强居民消费意愿。(2分)

③政府应发挥财政作用. 通过财政加大对民生的支出力度和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的增长(3分)

④国家应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改善消费环境。(2分)

⑤国家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2分)

(3)①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中常用的手段之一,下调存贷款利率是运用经济手段宏观调控经济的表现。

②当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或者物价水平过低时,国家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可以增加货币量,刺激总需求的增长。

③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下调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利率有利于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④对企业来说,下调贷款利率有利于筹集资金发展生产,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题目分析:(1)本题有两问。首先是图表题,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做此题时一定要看表头,然后看表格,最后看注释,分别一一的从中读取关键信息。由图可知,我国物价指数持续上升,又逐渐回落,但在国际警戒线之上。第二问要回答该信息的影响,较为简单,旨在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分别从对生产者和对消费者的角度回答即可。(2)本题知识指向明确:消费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可以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等分别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对生产的发作用、规范市场秩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角度回答。(3)本题考查学生对货币政策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货币政策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是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对企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主要意义,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本题可以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及下调存贷款率的原因和意义等角度加以分析。

考点:本题综合性较强。主要涉及考点有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宏观调控、利率变动的影响、货币政策等知识。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