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请回答:

(1)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曹操当时的雄心大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实现这一雄心壮志,曹操发动了什么战争?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不同结局,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曹操是什么样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曹操当时的雄心壮志是统一中国。

(2)赤壁之战,结果失败。

(3)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能以少胜多,主要是因为他善于用人,采纳谋士的正确建议。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在兵力上虽然处于绝对优势,但由于他骄傲轻敌,结果大败。这说明:骄兵必败。

(4)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东汉末年,曹操在 * * 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成为占据河南一带的军阀。当时,战乱频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兴修水利,这既解决了军粮缺乏问题,又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他用人惟才,把汉献帝迎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发展日盛。200年,官渡之战大败袁绍之后,逐步统一黄河流域。208年,他率军南下,想统一中国,但在赤壁之战中被孙权和刘备联军打败,从此形成三分天下之势。曹操还善写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抒发了他革新政治,统一全国的抱负,对当时军阀割据混战加以批判,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11年11月的一天深夜,张三无事闲逛,路过某建筑工地,见值班室无人,便溜进工地。在工地内靠近公路的某处,张见有一大捆待铺设的宽带线,想到这个东西很值钱,顿生贪念,决意把宽带线弄出去卖钱。于是他先把宽带线扔出围墙,然后自己从围墙上跳出。本以为已经得逞,没想到被下夜班回家的李四和王五碰到,二人见状灵机一动,马上跑过来喝道:"你偷东西,我们要把你拉到公安局!"张三果然十分害怕,便同李、王二人商量,叫他们不要声张,待东西卖出后得到钱三人平分。李、王二人欣然同意,于是三人一起抬起宽带线就走。没想到被该工地巡逻的保安人员发现,遂将三人一起扭送到公安局。公安局接受案件后经过一番侦查,在获取了相应证据后,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审查后将该案向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法院开庭审理时,张三和李四分别聘请姚律师和曾律师为自己辩护,王五没有聘请律师,由其父亲出庭为其辩护。被盗工地委派保卫科科长参加诉讼,要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法庭经过审理后依法判处张三有期徒刑4年,李四和王五有期徒刑各2年。宣判后张三的父亲依法为张三提起上诉,李四的大哥依法为李四提起上诉,王五没有上诉。

该案涉及的人员中,哪些是诉讼参与人?他们具体的称谓是什么?哪些不是诉讼参与人?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