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是5,底边长是6,则它底边上的高为( )
A.5
B.3
C.4
D.7
答案
答案:C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D=CD=3,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D.
解答:已知,AB=AC=5,BC=6,AD⊥BC,求AD的长.
解:∵AB=AC=5,AD⊥BC,BC=6,
∴BD=CD=3,
∴AD==
=4.
故选C.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是5,底边长是6,则它底边上的高为( )
A.5
B.3
C.4
D.7
答案:C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D=CD=3,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D.
解答:已知,AB=AC=5,BC=6,AD⊥BC,求AD的长.
解:∵AB=AC=5,AD⊥BC,BC=6,
∴BD=CD=3,
∴AD==
=4.
故选C.
某一个女生研究小组,她们无法直接获取黄河水,因而设计并进行黄河水含沙量的模拟研究,她们在一个量筒内放入50g干燥的“黄土,先倒入250ml清水,接着每次加入50ml的清水配制不同的泥沙水,并分别测出不同泥沙水的体积,她们的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 | 泥沙质量/g | 水的体积/cm3 | 泥沙水的体积/cm3 | 泥沙水的质量/g | 含沙量/kg•m-3 | 泥沙水的密度/kg•m-3 |
1 | 50 | 250 | 276 | 300 | 181.16 | 1.087 |
2 | 50 | 300 | 324 | 350 | 154.32 | 1.080 |
3 | 50 | 350 | 375 | 400 | 133.33 | 1.067 |
4 | 50 | 400 | 425 | 450 | 117.65 | 1.059 |
(2)小组发现她们的实验可测得“黄土”的密度,请你据表中数据计出“黄土”的密度,并作出必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