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无法回避且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市场地位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
时间 | 对市场地位的认识 | 作用和意义 |
党的十二大 |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 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
党的十四大 |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 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
党的十六大 | 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
党的十八大 | 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 * *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 |
十八届三中全会 |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材料二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此有同学认为:在资源配置上,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缺一不可、同等重要。
(2)请运用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对该同学的观点予以评析。(8分)
(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我国对市场地位认识的深化。(3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或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对市场经济地位认识的深化,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3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我国对市场经济地位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3分)(若答“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亦可)。
(2)①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资源配置中政府和市场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题目观点认为二者缺一不可,坚持了两点论。(4分)
②每一矛盾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题目观点没有认识到市场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忽视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犯了形而上学均衡论的错误。(4分)
题目分析:
(1)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设问指向是分析说明材料一。考生在回答时可以从首先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的角度分析说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我国对市场地位认识的深化;其次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的角度分析说明深化对市场地位的认识是为了更好的推动实践的发展。也可以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分析说明。再次可以从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对市场地位认识的深化,推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最后可以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的角度分析说明。
(2)本题的设问限定比较小,只要求使用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设问的指向是对材料中学生“资源配置上,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缺一不可、同等重要”的观点进行评析。考生在回答时,首先说明,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主导地位,规定着事物的性质,因此我们要着重把握主流,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因此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材料中的观点没有看到这一点。其次要说明次要方面影响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支流。所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加钱国家的宏观调控,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