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一个圆柱体,如果高减少1厘米,它的表面积就减少25.12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______.

答案

25.12÷1=25.12(厘米),

25.12÷3.14÷2=4(厘米),

3.14×4×4=50.24(平方厘米)

答: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50.24平方厘米.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1~4题。

这个世界的音乐

刘易斯·托马斯

  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是随着我们生活在一起越来越拥挤,我们的通讯系统越来越复杂,我们彼此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像噪声,是偶然的或无关紧要的,我们很难从这噪声里选择出有意义的信号来。当然,原因之一,是我们似乎不能把通讯仅限于携带信息的、切题的信号。假如有任何新的技术来传播信息,我们好像一定会用它来进行大量的闲聊。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

  使人聊以慰藉的是,听说较新的学科生物声学须得研究别的动物相互发出的声音中存在的类似问题。不管它们有什么样的发声装置,大多数动物都要发出大量含糊不清的嘟哝声。需要长期的耐心观察,才能把那些缺乏句法和意义的部分加以剔除。为保持聚会进行而设计的那些无关紧要的社交谈话占了主导地位,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

  然而总有一种持续不断的音乐潜在于所有其他信号之下。白蚁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用头部敲击地面,彼此发出一种打击乐式的声音。据描述,这声音在人的耳朵听起来,像是沙粒落在纸上,但最近对这种声音的录音进行的摄谱学分析显示,在这敲打声中,有着高度的组织规律。这敲击声以有规律的、有节奏的、长度不同的短句出现,就像定音鼓部的谱号。

  某些白蚁有时用上颚的颤动来发出一种很响的、高音的咔嗒声,10米之外都能听见。费这么大的力气来制造这样一个音符,其中一定有紧急的意义,至少对发音者是这样。发出这样的大声,它必须猛力扭动身体,以至于让反冲力把它弹到两三厘米的空中。

  ……

  蝙蝠必须几乎连续不停地发出声音,以便借助声纳来察知周围所有的物体。它们可以在飞行时准确地发现小昆虫,并像有导向装置一样准确无误地向喜欢的目标快速前进。有这种高超的系统来代替眼睛的扫视,它们必定是生活在一个常伴有工业声、机器声的蝙蝠的超声世界里。然而,它们也彼此交流,也发出咔嗒声和高调的问候。另外,有人还听见,它们在树林深处倒挂身体休息时,还发出一种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的可爱声音。

1.对“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中“面临的问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通讯系统的复杂,我们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嘈杂。

B.由于“声音”的嘈杂,一些有意义的信号我们很难从中选择出来。

C.我们在通讯中所传递的信号并非全部是携带信息的、切题的。

D.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是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

2.对“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一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中短暂的沉寂是可以的,但长时间的沉寂就会令人恐惧。

B.自然界中需要对生物改进发声装置,过滤那些含糊不清的嘟哝声。这时就要有短暂的“沉寂过程”。 C.大自然中虽然存在着令人厌烦的“嘈杂”声,但生物的发声是必须的,有些还非常可爱,所以完全摒弃“声音”是绝对不行的。

D.因为自然界中的生物在树林深处倒挂身体休息时,还发出一种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的可爱声音,所以我们不能禁止生物休息。

3.下列说法中与文章内容不完全符合的一项是(     )

A.白蚁发出的打击乐似的声音有着高度的组织规律。

B.白蚁为表达一种紧急的意义可以通过上颚的颤动来发出一种很强大的声音。

C.蝙蝠为察知周围所有的物体必须几乎连续不断地发出声音。

D.白蚁只有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用头部敲击地面,彼此发出一种打击乐式的声音。

4.下列根据文章内容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为了利用声音来进行大量的闲聊,必须通过新的技术来传播信息。

B.要从动物都要发出大量含糊不清的嘟哝声中剔除那些缺乏句法和意义的部分,需要我们人类长期的富有耐心的观察。

C.蝙蝠用连续不断地发出声音来代替眼睛的扫视,目的是用来准确无误地发现小昆虫。

D.蝙蝠只有在进化中配有一定的导向装置才能在飞行中准确地发现周围的一切小昆虫。

问答题

二、某工程,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承担施工招标代理和施工阶段监理任务,拟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分别选择建安工程施工、装修工程设计和装修工程施工单位。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监理单位编制建安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时,建设单位提出投标人资格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获得过国家级工程质量奖项;   (2)在项目所在地行政辖区内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   (3)拥有国有股份;   (4)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事件2:建安工程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合同后,在施工中突遇合同中约定属不可抗力的事件,造成经济损失(见表2-1)和工地全面停工15天。由于合同双方均未投保,建安工程施工单位在合同约定的有效期内,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费用补偿和工程延期申请。

 事件3:施工过程中,总监理工程师发现施工单位刚开始采用的一项新工艺,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审。   事件4:在施工时,装修工程施工单位发现图纸错误,导致装修工程局部无法正常进行,虽然不会影响总工期,但造成了工人窝工等损失。装修工程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变更设计和费用索赔的申请。   问题:

写出总监理工程师对事件3的处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