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为政》)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 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公孙丑章句上》)
小题1:请写出孔子“恕”的主要内容。(1分)
小题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与孟子在待人方面的基本观点。(4分)
小题1:(1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恕”的主要内容是待人仁爱宽厚,推己及人)。(1分)
小题2:(4分)孔子待人的基本观点是“忠恕”,即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待人仁爱宽厚,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分)。孟子待人的基本观点是“与人为善”,强调有善意地和他人相处,并帮助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积极地吸纳过来,从而完备自身的善。(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忠恕”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方面,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也尽力帮助别人去做,叫做“忠”;二是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也不要施加给别人,叫做“恕”。“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结合曾子的那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知孔子待人方面的基本观点是“忠恕”。忠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第三则材料可知孟子待人方面的观点,“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也就是说“与人为善”,强调有善意地和他人相处,并帮助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积极地吸纳过来。
附【参考译文】
孔子说:“曾参(孔子的学生)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尽心竭力、推己及人罢了。”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于我的事,我也不愿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呀,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教益的活,就给人家敬礼。伟大的舜帝又更为了不得,总是与别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从他种地、做陶器、捕鱼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他不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也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别人一起来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