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16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某校高三(2)班同学决定开展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关注、我参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材料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增长,民众收入增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同学们就学校所在地城市的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状况通过调查获得以下数据:

项目

年份

食品消费支出

(元)

文化消费支出

(元)

其他消费支出

(元)

2006年8000160010400
2009年9000200014000
2011年10500300016500
 注:按照国际一般标准,当恩格尔系数在35%左右时,居民的文化消费应占家庭消费的20%左右。

材料二  2012年起,该市实施“文化惠民三年工程”,每年由市财政下拨1000多万元为每个居(村)委会配送文化资源。配送文化资源流程图见下:

(1)请分析材料一中该市近几年来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4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6分)

(3)谈谈材料二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6分)

答案

(1)变化趋势: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该市恩格尔系数下降,居民消费结构改善。(2分)问题:文化消费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然偏低。(2分)

(2)原因:居民的消费观念不够科学,存在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的现象;生产决定消费,文化产品还不能满足家庭消费需求;市场不够规范;社会服务不到位。等。(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6分)

(3)政治生活:该市实施“文化惠民三年工程”体现了该市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决定配送文化资源,体现了该市政府在了解民意的基础上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体现政府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的工作方法,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居(村)民委员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切实维护了基层群众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每点1.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题目分析:(1)该题主要是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图表中提到了食品支出和家庭恩格尔系数,故学生需要根据家庭恩格尔系数的计算总结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依据小注内容,对比恩格尔系数和文化消费占居民家庭消费的比重,指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即文化消费所占比重偏低。(2)根据第一问的结论分析其原因,文化消费所占比重偏低,运用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等分析,还可以从文化市场、社会服务等角度总结。(3)对流程图中涉及的主体及行为加以分析,说明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政府实施“文化惠民三年工程”,体现政府的性质、宗旨及职能;政府配送文化资源听取群众意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体现政府的工作方法;居(村)委会性质及在图书配送中的作用。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