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简答题

某市实验中学七年级同学在本市公园游玩时,看到了以下温馨的提示语,请细心阅读这些提示语,并完成相关的设问。

绿地:芳草萋萋,踏之何忍;景观雕塑,请勿攀爬;花木共赏,人人呵护。一草一木显温情,一举一动见文明。

水体:儿童在此玩耍,须有大人陪同;水深危险,请勿嬉玩;;小心落水,禁止游泳。

⑴若你在公园看到这些提示语,你将会怎么做?(2分)

⑵你是如何看待这些提示语的?(8分)

答案

⑴结合这些提示语规范自己的行为。(2分)

⑵在公园里设置这些提示语非常有必要。因为我们身处公共场所,就进入了公共生活,就应该自觉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如果大家都不遵守公共生活规则,我们所处的环境就可能遭到破坏,社会公共生活就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不能正常有序的进行。因此,我们需要这些温馨的提示语时刻提醒我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共规则。(8分)

题目分析:(1)题文中这些提示语,有的是告诉我们要爱护环境,有的是告诉我们要注意安全,所以我们要自觉遵守这些规定,用提示语规范自己的行为。

(2)根据教材知识,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社会公共秩序包括:社会生活秩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要从小事做起;要自觉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和意识;自觉遵守公共场所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所以说设置这些提示语是必要的。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如果大家都不遵守公共生活规则,我们所处的环境就可能遭到破坏,社会公共生活就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不能正常有序的进行。

(2)自觉遵守社会公共规则的意义。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张溥传》)

1.[甲]段文字作者是___朝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弗之(   )

(2)读书之斋(   )

(3)四僵劲不能动(   )

(4)溥幼学(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是者六七始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

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甲][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两文后,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