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大学一研究生凭借着设计“醒目药瓶”,摘得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国际红点奖”概念设计类奖。在他提供的设计图上,常见的塑料瓶盖的顶上一圈变身为一块圆圆的玻璃——有放大功能的凹凸镜。有了这个药瓶盖,老年人不需要带上老花镜看药的类别、服用量等。他的灵感于生活中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注。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药,可是药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却不见了,急得这位老人团团转。就这样,该同学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老人世界中。突然有一天灵感迸发,想到“醒目药瓶”这个点子。有了灵感后,从设计、到写英文翻译说明,再到制作动画,一共才三天时间。这位研究生说他没有想当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从生活中的小处入手,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

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的合理性

答案

①认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因而“用自己的设计”可以“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4分);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因而,“自己的设计”应当用“改变生活”(4分);③实践和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因此,需要不断“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4分)

题目分析:首先我们要依据设问检索知识库,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包含两方面:一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二是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然后分析设问中关键信息,正确选择和调用原理,“用自己的设计”可以“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体现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活动取得成功,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不断“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括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最后组织答案原理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问答题

案例五

某厂(甲方)与某建筑公司(乙方)订立了某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同时与某降水公司订立了工程降水合同。甲乙双方合同规定:采用单价合同,每一分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增加(或减少)超过招标文件中工程量的10%以上时调整单价;工作B、E、C作业使用的主导施工机械一台(乙方自备),台班费为400元/台班,其中台班折旧费为240元/台班。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所示(单位:天)。

甲乙双方合同约定8月15日开工。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1.降水方案错误,致使工作D推迟2天,乙方人员配合用工5个工日,窝工6个工日;

2.8月21日至8月22日,因供电中断停工2天,造成人员窝工16个工日;

3.因设计变更,工作E工程量由招标文件中的300m3增至350m3,超过了10%;合同中该工作的全费用单价为110元/m3,经协商调整后全费用单价为100元/m3

4.为保证施工质量,乙方在施工中将工作B原设计尺寸扩大,增加工程量15m3,该工作全费用单价为 128元/m3

5.在工作D、E均完成后,甲方指令增加一项临时工作K,经核准,完成该工作需要1天时间,机械1台班。人工10个工日。

问题:

假设人工工日单价为50元/工日,合同规定窝工人工费补偿标准为25元/工日,因增加用工所需管理费为增加人工费的20%,工作K的综合取费为人工费的80%。试计算除事件3外合理的费用索赔总额。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