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见上图),同时获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

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如何对“拐点”尽快到来起促进作用的。(10分)

答案

人类活动对环境都有污染(或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工业化之前,对环境的影响较小)。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初期,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低趋高;工业化中后期,环境污染由高趋低;工业化基本完成之后,对环境的污染降到环境容量以下。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保障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进步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削弱对环境的影响;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能带动环保的出现和成长,减缓环境恶化。

题目分析:建设美丽中国是本届领导核心工作的一大亮点。本题有两问,一是概括材料中的现象,二是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发挥拐点作用。回答第一问时要注意分析图表中数据的变化,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在工业化的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对污染的影响是不同的,考生据此分别加以分阶段分析即可。第二问较难,考查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考生要注意分析该拐点如何到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不断提高,国家可以加大财政支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可以引导环保行业的发展。所以考生可以从财政的作用、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树立低碳理念的角度回答。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