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月光族"富不过30天,外表光鲜,冷暖自知。但是为了手机比别人更新潮,为了房子比别人更宽敞,就只能豁出去了!这种消费属于(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从众心理具有仿效性、盲目性,主要是跟风随大流;求异心理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攀比心理具有夸耀性、盲目性,在消费时追求“向上看齐”,不顾自己家庭实际承受能力,“为了手机比别人更新潮,为了房子比别人更宽敞,就只能豁出去了”这种消费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符合实际,讲究实惠,是理智的消费,应大力提倡。A、B、D与材料无关。本题答案选C。

综合题

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传"。二者交相辉映共同促进人类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各国占42%左右。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研究后指出,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材料二:《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学22项、天文历法气象25项、地学25项、化学9项、农学25项、机械7项、水利7项、轻工8项、兵器8项。

材料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空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有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独秀《敬告青年》

(1)写出古代中国两项领先世界的天文学成就。(2分)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2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三大发明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不得摘抄材料原文)(6分)

(3)结合所学指出“德、赛两先生”的具体含义。(2分)这说明先进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主要途径是什么。(1分)

(4)材料三、四反映"东学西传"与"西学东渐"所产生的最主要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