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表面积是900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高是______厘米.
圆柱的侧面积:
900-3.14×(20÷2)2×2,
=900-3.14×100×2,
=900-628,
=272(平方厘米);
圆柱的高:
272÷(3.14×20),
=272÷62.8,
≈4.3(厘米);
答:这个圆柱的高是4.3厘米;
故答案为:4.3.
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表面积是900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高是______厘米.
圆柱的侧面积:
900-3.14×(20÷2)2×2,
=900-3.14×100×2,
=900-628,
=272(平方厘米);
圆柱的高:
272÷(3.14×20),
=272÷62.8,
≈4.3(厘米);
答:这个圆柱的高是4.3厘米;
故答案为:4.3.
(一)制取CuO
实验步骤:①称取5 g CuSO4·5H2O,研细后倒入烧杯中,加30 mL蒸馏水溶解;
②向上述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将
所得混合物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
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填实验步骤序号),
研磨固体所用仪器的名称是
(2)步骤③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方法是
(二)催化效果比较
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 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 | KClO3质量 | 其它物质的量 | 待测数据 |
实验Ⅰ | 1.2g | 无其他物质 | |
实验Ⅱ | 1.2g | CuO 0.5g | |
实验Ⅲ | 1.2g | MnO2 0.5g |
(3)上表所列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
(4)量气装置B由干燥管、乳胶管和50 mL滴定管改造后组装而成,此处所用滴定管是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5)若要证明实验Ⅱ中干燥管内收集的气体是O2,可待气体收集结束后,用弹簧夹夹住装置B中的乳胶管a,拔去干燥管上单孔橡皮塞,
(6)为探究CuO在实验Ⅱ中是否为催化剂,需补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
a. ,b.检验CuO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