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ˉ、Clˉ、Na+,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Ba2+
B.Mg2+
C.HCO3ˉ
D.NH4+
A.因溶液中的离子不与Ba2+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
B.因Mg2+与OHˉ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因HCO3ˉ与OHˉ结合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D.因NH4+与OHˉ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ˉ、Clˉ、Na+,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Ba2+
B.Mg2+
C.HCO3ˉ
D.NH4+
A.因溶液中的离子不与Ba2+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
B.因Mg2+与OHˉ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因HCO3ˉ与OHˉ结合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D.因NH4+与OHˉ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1)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过渡态.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氢气,再用氢气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CH3OH)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
CO(g)+
O2(g)=CO2(g);△H=-283.0kJ•mol-1;1 2
CH3OH(l)+
O2(g)=CO2(g)+2H2O(l)△H=-726.5kJ•mol-1.3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液态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已知稀溶液中,H2SO4与1mol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57.3kJ热量,写出表示H2SO4与NaOH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5)25℃、101kPa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甲烷气体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QkJ,经测定,将生成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25g白色沉淀,写出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6)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化学键 | H-H | Cl-Cl | H-Cl |
生成1mol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 | 436kJ/mol | 243kJ/mol | 431kJ/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