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26分)

——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材料二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二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他们没收并分配了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许多州政府通过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律。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法律。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 * * 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 * * 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二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和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摘编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4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二中关于美国革命的认识。(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1875年宪法对法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4分)

(4)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指出17—20世纪初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2分)

答案

(1)特点:英国:体现出和平渐进的特色;贵族在革命中起主导作用(或者议会在变革中起主导作用)。(4分)

法国:伴随着不断革命的历程,表现出浓厚的激进色彩;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4分)

原因:英国和法国的历史传统有所不同,英国有限制君权的传统,而法国的君主权力相对强势;法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卢梭的激进民主思想;外部因素对两国革命的影响不同。 (6分)

(2)创造出新的共和制政体;实践了启蒙思想的基本原则;实现了政教分离;用宪法和法律保障了公民的天赋权利。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的首创精神;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对人类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6分)

(3)影响: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和任期之规定,说明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为巩固法国的共和制,仍需长期斗争。(4分)

(4)发展趋势:从君主专制向民主政治转变,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2分)

题目分析:(1)依据材料一中英国通过光荣革命——《权力法案》——《王位继承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议会改革,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法国通过法国大革命——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二月革命等过程,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由此可见英国:体现出和平渐进的特色;贵族在革命中起主导作用(或者议会在变革中起主导作用)。法国:伴随着不断革命的历程,表现出浓厚的激进色彩;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

依据材料二中“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法律”、“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 * * 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从中可以体现出材料对美国革命的认识:创造出新的共和制政体;实践了启蒙思想的基本原则;实现了政教分离;用宪法和法律保障了公民的天赋权利。结合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的影响: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的首创精神;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对人类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依据材料中“共和国总统,…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结合所学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相关知识,可知这部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和任期之规定,说明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为巩固法国的共和制,仍需长期斗争。

依据所学17—20世纪的政治文明发展史,即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逐渐衰落;西方逐渐结束了封建社会,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故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从君主专制向民主政治转变,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
父亲和他的稻
余长江
(1)我的老家在一片广阔而深远的田野的边缘上,离家50米的地方,有父亲栽种的一块稻田。我就在这块稻田里跟着我的父母学习稼穑,怎样种谷、收谷。
(2)种谷也就是把秧苗插进田里。插秧当然不是那么简单。在明媚的春光里,母亲成了我学习的老师。母亲插起秧来,就像蜻蜓点水,只见水动,不见水响,一板秧几下子就插到头了。母亲告诉我,插秧如同写字,脚要立稳,腰要端直,手要灵活;插秧第一步是把腿插进去,然后把手插进去,再然后把秧插进去。我似懂非懂,跟着母亲学起了插秧,反复练习插腿插手,整天把自己插进田里。
(3)秧苗刚插上去的时候,长得较慢。两道追肥洒过后,秧苗一个劲地赶着上长,拔节、分蘖,很快就再也看不见田水,密实得连风也难穿透。秧苗长至齐腰深,开始抽穗。那些谷穗,不知是什么时候窜出来的,隐在宽大的稻叶间,并不惹眼,偶尔才露风韵,恰似怀胎少妇,羞赧地把肚子遮遮掩掩,不好意思呢。但它们哪里躲得过父亲的眼睛呢,谷穗一露脸,父亲就瞅见了,会心的笑意在脸上荡漾开来。
(4)水稻扬花了,谷穗上花粉霜白。这期间,父母严禁孩子们下稻田捉鱼、摸泥鳅,碰落了花粉,谷子就成了秕壳,降低收成。
(5)入夜,村口的大槐树树下,常聚着乘凉的庄稼人,谈天说地,也说在望的收成。萤火虫提着小灯笼,一闪一闪在田野游逛,逗引着孩子们。天边不时划过一道闪电,似金蛇在眼前窜过。父亲说,那是在扯谷花闪呢。
(6)扯过谷花闪,扬过花的谷粒,就开始灌浆,日渐饱满,日益沉甸,把谷穗压弯了腰;颜色也逐渐泛黄,直到粒粒都变得金黄。这时候,父亲最忙,一天几次往田边跑。晨曦里,看几回;夕阳下,又看几回。他走上田埂,弯腰捋一束稻穗,摊开手掌吹吹,然后瞪大眼睛默默地数着饱满黄澄澄的谷粒:一、二、三……一抹阳光洒在他脸上,那眼神,就像自己的孩子即将呱呱落地一样陶醉。
(7)稻香氤氲的夜晚,月亮似乎格外圆润。父亲把挂在墙上的一把把镰刀取了下来,有的镰刀,已经锈迹斑斑,沉淀着往昔的日子。冷寂的月光射在磨石上,父亲一下一下地磨着,嚓嚓的声响传出很远,穿透在这静寂的夜空里。磨一会儿,父亲就会拿手指在镰刀的刃上弹试一下,镰刀的刃面反射着清冷的月光,像是长剑的一道清吟。
(8)第二天,我跟着父亲学割稻。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扔给我一把镰刀。父亲站在田里,开始割了起来,我知道,父亲是要我模仿他的样子,他怎么割,我就怎么割。父亲也像稻子一样弯着腰,一手拽着稻子,一手拿着镰刀,稻子在他利索的动作中一片片倒下了。我看见,大颗大颗的汗珠在他的头上、黝黑的脊背上滚动闪烁。
(9)打下的新谷,第一担总是父亲弯腰挑起,试试,觉得很沉,朗朗地笑了。一担担带着泥土香味的谷子,伴随父亲吱吱呀呀晃动的扁担,渐渐堆满了老屋前面的晒谷坪。
(10)在父母的教诲下,我终于学会了插秧、割稻。更为重要的是,我从他们插秧、割稻的姿势中获得了一种宝贵的哲学启示:即如何做人,怎样生活。虽然,我在一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况味中离开了乡村。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种田人。
(11)每年的收割时节,父亲总要打电话给我,希望我回去。当我手拿如月的镰刀,看见所有的水稻站在温暖的水里,低着头,保持成熟保持质朴,期待我下镰。父亲挥舞着镰刀,连贯流畅,轻松自如,仿佛一位老艺人自由的杂耍。那一刻,我惊奇地发现,父亲一生的精彩竟在这块稻田里
选自《散文选刊》2014年01期,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分)
稻子的生长过程
拔节
分蘖
   
扬花
 
成熟
父亲的心情表现
       
陶 醉
    
 
小题2:请你对第6段文字中画线语句作点赏析。(4分)
他走上田埂,弯腰捋一束稻穗,摊开手掌吹吹,然后瞪大眼睛默默地数着饱满黄澄澄的谷粒:一、二、三……
小题3:第五、第七小节都描写了乡村的夜晚,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4:如何理解第11小节“父亲一生的精彩竟在这块稻田里”这句话?(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