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述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常见病因。

答案

参考答案:①药物:常见的有非舀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某些抗肿瘤药、口服氯化钾或铁剂等。这些药物直接损伤胃黏膜上皮层。其中,NSAID还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作用而抑制胃黏膜生理性前列腺素的产生,削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某些抗肿瘤药如氟尿嘧啶对快速分裂的细胞如胃肠道黏膜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毒作用。②应激: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败血症及其他严重脏器病变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均可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严重者发生急性溃疡形成并大量出血,如烧伤所致者称Curling溃疡、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者称Cushing溃疡。一般认为应激状态下胃黏膜微循环不能正常运行而造成黏膜缺血、缺氧是发病的重要环节,由此可导致胃黏膜教液和碳酸氢盐分泌不足、局部前列腺素合成不足、上皮再生能力减弱等改变,胃动膜屏障因而受损。③乙醇:乙醇具亲酣性和溶脂能力,高浓度乙醇因而可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黏膜屏障的正常保护功能是维持胃腔与胃黏膜内氢离子高梯度状态的重要保证,当上述因素导致胃黏膜屏障破坏,则胃腔内的氢离子便会反弥散进入胃黏膜内,从而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损害,最终导致胃黏膜糜烂和出血。上述各种因素亦可能导致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腔增加,其中的胆汁和各种胰酶,参与了胃黏膜屏障的破坏。

论述题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引起广泛关注。某校高三(2)班学生围绕“发挥市场作用,激发社会活力”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信息一  同学们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市场地位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见下表)。

时间对市场地位的认识作用和意义
1982年党的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1992年党的十四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002年党的十六大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012年党的十八大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 * *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上述材料给我们以什么样的认识论启示?(6分)

信息二 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要让“无形之手”充分施展,让“有形之手”更好有效,让“两只手”的积极效应正向叠加。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处理“两只手”的关系以更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6分)

信息三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但政府管理还存在“三位”现象:一是“越位”,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二是“错位”,政府职能分工交叉、混淆;三是“缺位”,该管的政府没有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了“真空”。

(3)从《政治生活》角度,就政府如何避免“三位”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