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端午节的文化事象

  节日是一个地域的人们由于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在历史上形成的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日子。端午节作为最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之一,至少已有2000年的历史。如果究其产生原因,历史就更长了,主要有三个来源:(一)应对“夏至”节气的季候变化而引起自然生物性反应,借助巫术进行驱疫防瘟;(二)应对农历“五月初五”具有阴阳交合的数字所引起的心理反应,所采取的祈福禳灾措施;(三)对中 * * 龙图腾的信仰而形成的祭祀活动。“夏至”是中 * * 对天文学的伟大发现;“夏历”是把阳历和阴历巧妙结合,是中 * * 的伟大发明;“龙”是中 * * 的伟大创造。这三点,使端午这个节日塑造了中 *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处世精神。“龙”体现了中 * * 多元一体,和合圆融的宽广胸怀。这样深邃的思想必须体现到具体人物上才能生动具体,于是各地区就选择了不同代表人物,以便使这种精神人格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有受人尊崇的贤德人物加入节日祭祀名单之中,最后形成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五大节日传说人物。

  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的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因看到国家沦亡而悲愤投河自杀。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因遭到佞臣的诬陷被逼自杀,也是一位悲剧型政治家。陈临是苍梧太守,组织人民开沟设堤,疏导积水解决水患,因公殉职在水利工地,受到人民赞扬等等。从端午节所纪念的历史先贤人物事迹来看,端午节的节日精神首先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一种人生价值观、是一种感情寄托、是我们民族团结的精神旗帜。

  节日虽然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变化的应对措施,但节日的发展是靠历史积淀下的人文精神。端午的节日精神最初体现的是“以人为本”,是对人自身的生命关怀;通过不断的发展,上升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爱国主义精神的颂扬。节日文化上属于人们的时间生活,人们用有声、有色的民俗文化事象,度过无形无声的时间。不断反复,达到对节日精神的高度文化认同,形成了一股伟大而又神秘的力量。这力量主要表现在人们共同约定的民俗文化事象中。

  端午节的民俗文化事象非常丰富多彩,主要反映在五大方面:第一,端午是个诗人节。把一个全民的盛大传统节日和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结合在一起,反映了中 * * 的浪慢情怀。第二,端午是个体育节。龙舟竞渡反映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只有齐心合力才能夺得胜利。除赛龙舟外还有“蹴球”“角球”“赛威呼”等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第三,端午是个卫生节,表现的是对人身体健康的关怀,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时间。第四,端午是个社交节。重点调节的是以地域为单位的社区人际关系,许多地方赛龙舟均是以乡、镇,村为单位组队进行。第五,端午是个美食节。粽子集中反映了中华美食“食材广泛,烹饪多样,医食同源,口味齐全”的特点。

  端午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继承它、享受它、发展它。人民是节日的主人,每个人均可以为节日增加色彩。通过端午节的民俗活动要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身份、文化责任、文化前途更加热爱和明确。

1.下列有关端午节节日精神的表述不正确一项的是( )

A.“龙”所具有的多元一体,和合圆融的宽广胸怀是中 * * 处世精神的一种体现。

B.端午节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是在历史积淀下形成的,这种精神最终体现在“以人为本”上。

C.端午节的节日精神是一种体现了人生价值观的、寄托人们情感的、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精神。

D.端午节既是诗人节、体育节,也是卫生节、社交节、美食节,这表明端午节节日精神已经得到人们的高度文化认同。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至少已有2000年历史的端午节是中 * * 最具民族特色并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之一。

B.应对“夏至”节气的季候变化而引起自然生物性反应,借助巫术进行驱疫防瘟,这是历史悠久的端午节的来源之一。

C.中 *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处世精神是由端午节塑造的。

D.屈原、伍子胥、陈临等五位受人尊崇的贤德人物被人们加入节日祭祀名单之中,最后形成了端午节的传说人物。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龙舟竞渡 “蹴球”“角球”“赛威呼”等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反映的是集体主义精神,揭示的是只有齐心合力才能夺得胜利的道理。

B.因为端午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代的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我们要继承它、享受它、发展它。

C.端午节的民俗文化事象丰富多彩,作为节日的主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它增加色彩,使其更加绚丽多姿。

D.我们是中 * * 的传人,是端午节的主人,明确我们的文化身份、文化责任、文化前途是我们参加端午节活动的最大意义。

答案

1.B 

2.C 

3.D

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事故经过:1990年3月21日15时2分,云南省永善县桧溪乡一机木船在从桧溪乡金沙江岸冒水孔开往青胜乡途中沉没。船上137人全部落水,经抢救脱险33人,死亡70人,失踪34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3万元。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非常关心和重视,作了重要指示。由交通部、云南省人民政府牵头,公安部、交通部、监察部、劳动部、农业部和云南省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3-21”事故调查组,在云南省政府已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深入事故现场进一步调查。3月21日正值桧溪乡赶场,14时50分,该乡源胜村鲜某等8人,驾驶由他们集资1.12万元,私自建造的木货船从桧溪乡金沙江岸冒水孔处载129人,香烟34箱,化肥15包,拟驶往青胜乡。船由鲜某担任驾长,在船尾负责掌舵,张某担任副驾长 (前领江),张某、田某负责操纵机器。船起航后沿左岸(四川岸)顺流而下,行约800米进入连望片滩浪区后,船首四次上浪进水,乘客慌乱,前领江张某向驾长鲜某大声喊叫调头靠岸,鲜某即压舵加车向左转向,准备停靠左岸,在调头中船身向右倾斜,船舱大量进水,右机被水闷熄。此时乘客更为恐惧,纷纷跳水,跳水的反作用力将已近岸的船蹬出回流区,船搭上主流区,更加失去平衡,大量江水倾注舱内,船首开始下沉,;船尾部抬离水面,左机空转飞车,船完全失控。随后随急流下冲,先头后尾逐渐沉没于登昌沟滩(离起航处 1000米)的江中。事故原因分析:(1)船舶未申报检验,属非法私造。据查,肇事船是由鲜某等出面私请绥江县航运公司退休工人康某建造的,康受托后未按交通部《暂行规定》向省船检机关申请对其造船技术条件进行认可,更未按规定向船检部门报审船舶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船 造好后,鲜某等也未向船检部门申请进行技术检验,纯系非法造船。(2)无证驾驶、非法营运。该船的主要组织者,驾长鲜某无驾驶该机动船的合法证件,张某等也未受过驾驶轮机技术的培训,均未办理船员证件,该船所有驾船人员均系无证驾驶,同时,也未向当地工商行政机关申请营业登记,擅自参加营运。(3)在未经认可的危险河段,违章冒险航行。永善县文件明确规定,—桧溪至青胜段是“未经上级航务部门鉴定认可的短途航线,坚决不准从事客货运输”。该船违章在禁止通航的危险河段冒险航行。(4)严重超载、装载不当。船检部门测算,该船(长15.5米、宽2.8米、深1.25米、双机26.7千瓦)最多可载货9吨。不载货时,最多可载客50人。这次载客超载 150%,同时还载有1.2吨的香烟、化肥和农民随身携带的大量背箩、杂物等,大大超过了该船正常的受载能力。船上客货装载也不合理,香烟等较轻物资装在船舶后部,且超高,影响驾船人员的视线,而化肥等较重物资则置于前部,乘客又多集中在前舱内,致使船头负载过大,处于前倾状态,以致船舶驶入激流浪区时,船头首先上浪进水,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5)县政府督促检查不力、乡政府管理失职。永善县人民政府督促检查不力,特别是对桧溪乡政府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纠正,对这次事故负有领导和管理责任。桧溪乡人民政府多次接到县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关于取缔无证无照船舶,严禁超载航行及不许在未经认可的危险河段从事客货运输等有关文件和通知。乡长肖某还与永善县签订了《乡镇船舶安全管理责任承包书》,也未采取具体的措施和行动,暴露了管理工作中的严重问题。综上所述,这次事故是在县、乡政府督促管理不力,无证无照、非法营运、严重超载、冒险航行而造成的特大水上交通责任事故。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鲜某、张某等六人无证无照、非法营运、严重超载、冒险航行,是这起特大事故的主要直接责任者,应由司法部门依法分别追究刑事责任。康某非法造船并且促成事故发生,应由有关部门没收其非法收入并进行处理。永善县政府领导对上级有关部门关于乡镇运输船舶安全管理的有关法规贯彻不力,负有领导和管理责任,昭通行署应给予有关人员行政纪律处分。桧溪乡乡长肖某管理严重失职,对这起事故负有重要的领导和管理责任,永善县政府应给予肖某行政纪律处分。事故整改措施:(1)县、乡人民政府切实履行对乡镇运输船舶的管理责任和权限,强化专业化管理,加强监督,切实负起“组织实施水上交通安全法规和进行安全检查的责任”,使安全承包合同落到实处。(2)省交通主管部门在管理上要突出重点,对山区激流河段、事故多发地区的船型选择、渡口位置选择,各河段的通航、限航、封航标准,各种水位最佳航路的选择等都应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分析,确定方案并组织实施。(3)考虑到山区河流航运条件艰险,制约因素多,事故频率较高,个体客渡船不宜建造过大,以载客30人以下为宜,而且应加强对客渡船建造质量的监督管理。

水运交通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