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已知在硝酸溶液中加入铝粉不产生氢气.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a2+、NO3ˉ、CO32-、Na+

B.Na+、Ba2+、Mg2+、HCO3-

C.NO3ˉ、Cu2+、K+、Clˉ

D.NO3ˉ、K+、AlO2ˉ、OHˉ

答案

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

A、如溶液呈酸性,CO32-离子与H+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不能大量共存,如溶液呈碱性,CO32-离子与Ca2+离子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如溶液呈酸性,HCO3-离子与H+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不能大量共存,如溶液呈碱性,HCO3-离子与OH-离子反应生成CO32-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如溶液呈酸性,在硝酸溶液中加入铝粉不产生氢气,与题意不符,如溶液呈碱性,Cu2+离子与OH-离子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如溶液呈酸性,在硝酸溶液中加入铝粉不产生氢气,与题意不符,则溶液只能呈碱性,在碱性条件下该项中的四种离子不发生任何反应,则D正确.

故选D.

问答题 简答题
选择题

在2009年“5·7”杭州富家子弟胡斌飙车撞死无辜路人事件中,当地警方仓促公布“肇事车辆时速70码”的说法,受到众多网民的质疑,认为这是警方在为肇事者开脱罪责。当地警方不得不重新鉴定车速,最终推翻了“70码”一说,认定“肇事车辆时速在每小时84.1公里至101.2公里范围”。8月21日,以“刘逸明”的名义在网上散布谣言说“5·7”交通肇事案被告人胡斌是替身的熊忠俊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据此回答1-2题。

1.2009年8月21日,熊忠俊利用互联网捏造谣言、散布杭州“5·7”交通肇事案被告人胡斌是“替身”从而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这表明[ ]

①公民没有言论自由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③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就会受到惩罚

④公民行使监督权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杭州“5·7”交通肇事事件中,当地警方仓促公布“肇事车辆时速70码”的说法,受到众多网民的质疑,在网络民意的诘问声中,当地警方不得不重新鉴定车速,最终推翻了“70码”一说。这表明[ ]

①只要实行民主监督就能改进政府工作②为了防止权力被滥用,必须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③网络监督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④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者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