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5分)妇女从政是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社会,中国女性处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经济方面也无法独立,因而缺乏参政意识。……由于《临时约法》中没有男女平权的条文,1912年4月,一批知识女性成立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曾留学日本的唐群英被举为会长。唐随即与议长吴景濂辩论,声言如不赞成女子参政,妇女们便要用武力解决问题。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成立大会上,唐群英痛斥反对女子参政的宋教仁,并打了宋一记耳光。1913年唐群英发表文章批评袁世凯政府,女子参政运动遭到 * * 。

——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二:1907年,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白人中产阶级英国妇女冲击国会,大约60多名妇女被捕。……1912年,几百名妇女因为争妇女选举权,被政府置入狱中,她们展开“绝食斗争”,全体绝食。1914年,欧战爆发,妇女专从事于救国运动,感动了长期对抗妇女参政运动的反对派。1918年,英国妇女经过50年的奋斗,终于获得选举权。

——任然《上世纪初英国女权主叉者争取参 * * 不惜暴力》

材料三:1949—1959年中国妇女参政状况表

时间会议会女性比例
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10.4%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9%
1959年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2.3%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妇女缺乏参政意识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4分)

(2)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初中英两国妇女争取参 * * 斗争的共同点。(4分)结合史实分析两国斗争结果不同的原因。(9分)

(3)1949—1959年中国妇女参政状况呈现怎样的趋势?(2分)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政治、经济原因。(6分)

答案

(1)原因:妇女深受男尊女卑的封建纲常毒害;妇女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4分)

(2)共同点:都由先进的知识女性领导;都采取了较为激进的斗争方式。(4分)

原因:①民主化程度不同:英国经过三次议会改革,民主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妇女参政;中国受封建专制传统的影响,北洋军阀甚至不少革命派都反对妇女参政。

②工业化程度不同:英国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妇女人量外出工作,经济地位提高;中国小农经济影响了近代工业发展,妇女外出工作较少,经济地位不高。

③民主思想传播程度和妇女受教育程度不同:英国的启蒙思想传播时间长范围广,妇女受教育较为普及:中国受封建思想影响,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不够广泛,妇女受教育人数较少。(9分)

(3)趋势:妇女参政比例逐步上升。(2分)

原因:①政治:1954年宪法的颁布和人民代表人会制度的建立,为妇女参政提供保障。

②经济:一五计划和三人改造,妇女走上上作岗位,经济地位提高。(6分)

题目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一中“封建社会,中国女性处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经济方面也无法独立”可以得出:妇女深受男尊女卑的封建纲常毒害;妇女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一批知识女性成立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和材料二“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白人中产阶级英国妇女冲击国会”可以得出中英两国妇女争取参 * * 斗争的共同点。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分析得出中英两国斗争结果不同的原因。

(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表格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从材料三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妇女参政比例逐步上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因:①政治:1954年宪法的颁布和人民代表人会制度的建立,为妇女参政提供保障。②经济:一五计划和三人改造,妇女走上上作岗位,经济地位提高。(6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