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关系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及人均消费情况
城镇 | 农村 |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人均消费 | 人均纯收入 | 人均消费 | |
数额(元) | 21810 | 18750 | 6977 | 5633 |
同比增长(%) | 8.4 | 11.8 | 11.4 | 19.8 |
材料二 制约我国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除上述材料反映出的问题外,还有政府公共投入不足,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支出过多,居民预备性储蓄增加;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城镇化质量偏低等。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并强调牢牢把握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
(1)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党提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依据。(11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为我国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建言献策。(6分)
(1)①中 * * 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提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党驾驭社会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的体现,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4分)
②中 * * 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 * * 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提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分)
③中 * * 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提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3分)
(2)①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
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③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⑤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题目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说明党提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依据。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及设问的要求,以从中找出答题的思路。设问中“党”以及“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本题学生可从党的性质与宗旨、党的地位、党的执政方式及执政理念等角度展开说明。
(2)本题要求学生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为我国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建言献策。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分析设问及材料,从中找到答题方向。本题设问强调的是怎样扩大我国的消费需求。题中材料“政府公共投入不足,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支出过多,居民预备性储蓄增加”、“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城镇化质量偏低”、“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语句对于解答本题有帮助,学生要尤为注意。学生可从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物价、城镇化水平等方面展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