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大海公司是一家工业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企业只有A材料,用于生产甲产品。该公司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20×9年1月1日,A材料的计划单价为150元/千克,月初材料成本差异为2 500元(借方)。A材料库存数量为500千克。
(1)20×9年1月份,材料采购的资料如下:
①1月5日向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A材料100千克,价款为14 000元(不含增值税额)。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该批原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380元。
②1月10日向一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A材料150千克,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下列支出:不包含增值税的买价20 000元;向运输单位支付运输费 500元,并取得运输发票,车站临时储存费200元;采购员差旅费300元。小规模纳税企业增值税的征收率为6%,外购运费增值税抵扣率为7%。1月10日如数收到材料并验收入库。
(2)20×9年1月份,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的资料如下:
①用于生产甲产品的原材料均为开工时一次投入。
②甲产品的工时定额为3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10小时,第二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20小时。
③月初甲在产品的成本为7 300元,其中材料成本 3 600元,直接人工2 200元,制造费用1 500元。
④1月1日,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400千克。
⑤1月份发生直接人工10 000元,制造费用 3 000元。
⑥期末甲产品完工840件,甲在产品数量为500件,其中第一道工序在产品300件,第二道工序在产品200件。每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 40%,该企业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3)大海公司以其生产的甲产品一批换入东大公司的一台生产经营用设备,甲产品的账面余额为 42 000元,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5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交换过程中大海公司以现金支付给东大公司11 700元作为补价,同时支付相关费用500元。设备的原价为80 000元,已提折旧22 000元,已提减值准备2 000元,设备的不含税公允价值为60 000元。假定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20×9年1月,大海公司甲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 )件。

A.120

B.160

C.180

D.200

答案

参考答案:B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氅墨之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

  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它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的规律中得到印证,是通会之后的大智慧。笔墨早已不是形而下的概念,而是承载着文化精神的述说方式。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由此彰显的人格力量是笔墨的魅力所在。国画不只是在画画,是借笔墨抒写心灵,是画家精神世界的剖白,才情的彰显,学识的记录。在“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社会功能外有更宏大的功能。

  画家,以绘画为职业,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离开这个喧嚣的社会越远越好,离社会远些,日后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历代画论提出“清心地”,“善读书”,“却早誉”,“亲风雅”,“不可有名利之见”,就是说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这是中国画认识论的独特之处,与西方美学观不尽相同,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历代画论均论述过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足见这一命题的重要性。

  人品立定之后还要读书,这是画家的终生课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只是指写诗,书画一道也是如此,读书决定着画格,读书是做学问的同义语。不做学问,画只见才情难有境界,古来大家没有不爱读书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陈上是继承传统和体验生活。

  端正了作画的态度,注意到人格的修养和锤炼,叉能做到读书不辍、体察生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终生课题就是笔墨了。在笔墨技术上,前人的论述很多,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笔尽笔法、墨求墨气”,“笔墨太简,则失之阔略”,“古人位置紧而笔墨拙,令人位置懈而笔墨结”,“学者未入笔墨之境,焉能画外求妙”。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被千年以来的实践所证明。1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人体内也是真气流转,没有间歇。观照笔法,也应是元气充沛。当外部的环境影响到人的心理和生理时,元气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出现气虚、烦躁等现象,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也有个人性格和修养的关系,元气不匀,沉不下心来,当然现出“浮气”;而元气不足,则一味讨好社会,急于求得别人赞扬,常现出“匠气”。所以,养气是中国文人画家的功课,能做到气脉不断,笔不困,墨不涩,元气安稳,神闲意定。在这里指出气韵妙诀——心神高远则笔墨自能深厚,心境旷达则画境自然高迈,笔墨已不仅是技巧,也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是才情和知识的记录,更是人格的标志。

  “通会之际,人成艺成”这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是非穷毕生精神不能实现的目标。所以,中国画是生命过程的艺术,它的最大意义是与人的生命紧紧相连,从而使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古代画论有关“笔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笔墨可以抒写心灵。笔墨的魅力所在,是在画作之中体现画家深刻的精神内涵和巨大的人格力最。

B.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所以,在笔墨之中,笔的作用较之墨,显得更为重要。

C.当个人的性格和修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元气就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匠气”。

D.笔墨已不是技巧,而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也记录着人的才情和知识,更是人格的标志。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体现了中国人的大智慧。

B.以绘画为职业的画家,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应该置身乡间山水,离开喧嚣的城市越远越好。

C.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突出了古人对笔墨技术的重视。

D.“通会之际,人成艺成”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要求穷毕生精神才能实现。中国画重人品人格,是与人的生命过程紧紧相连的艺术。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认为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十分重视画家的人格精神,因此杰出的中国画作一定出于人格高尚的画家之手。

B.读书决定着画格,古来画家大师没有不爱读书的,所以说,画家书读得越多,画艺便越精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义正在于此。

C.由于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因而在笔墨按术上,抽象的论述多于具体的经验,大智慧优于小技巧。

D.中国蜮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中国画的境界主要体现在笔墨上,所以中国画始终关注笔墨技法。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