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公司上年的销售收入为50000万元,税前经营利润为3000万元,利息费用为500万元,平均所得税税率为25%,上年末的相关资料如下表:

单位:万元
货币资金(金融) 1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5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70
应收利息 10
持有至到期投资 80
总资产 9000
短期借款 500
交易性金融负债 40
长期借款 520
应付债券 350
应付利息 30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60
总负责 4500
股东权益 5000
要求:
(1)计算上年的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利息、税后经营净利率。
(2)计算上年的税后净利润。
(3)计算上年末的净经营资产和净负债。
(4)计算上年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经营差异率、杠杆贡献率和权益净利率(资产负债表的数据用年末数)。
(5)如果本年净财务杠杆不能提高了,请指出提高权益净利率和杠杆贡献率的有效途径。
(6)在不改变经营差异率的情况下,本年想通过增加借款的方法提高权益净利率,请分析是否可行。
(7)假设本年预计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回避上年下降10%,打算增加借款200万元(其中有90%投资于资本市场),不想减少股东报酬,计算借款的利息率的上限。
(8)在第(7)问中,假设借款的利息率为3%,计算增加借款可以增加的净利润。

答案

参考答案:(1)税后经营净利润=3000×(1-25%)=2250(万元)
税后利息=500×(1-25%)=375(万元)
税后经营净利率=2250÷50000×100%=4.5%
(2)税后净利润=2250-375=1875(万元)
(3)上年末的金融资产=100+50+70+10+80=310(万元)
上年末的经营资产=9000-310=8690(万元)
上年末的金融负债=500+40+520+350+30+60=1500(万元)
上年末的经营负债=4500-1500=3000(万元)
上年末的净经营资产=经营资产-经营负债=8690-3000=5690(万元)
上年末的净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1500-310=1190(万元)
(4)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100%=2250÷5690×100%=39.54%
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经营资产=50000÷5690=8.79(次)
税后利息率=税后利息÷净负债×100%=375÷1190×100%=31.51%
净财务杠杆=净负债÷股东权益=1190÷5000=0.24
经营差异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39.54%-31.51%=8.03%
杠杆贡献率: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8.03%×0.24=1.93%
权益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杠杆贡献率=39.54%+1.93%=41.47%
(5)由于税后利息率高低主要由资本市场决定,而净财务杠杆也不能提高了,因此,提高权益净利率和杠杆贡献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6)经营差异率(8.03%)为正数,表明借款产生的税后经营净利润大于借款的税后利息,增加借款增加的净利润为正数,会增加净利润,提高权益净利率,所以可行。
(7)本年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39.54%-10%=29.54%,所以本年的借款税后利息率的上限为29.54%
由于税后利息率=税后利息÷净负债
所以借款增加的税后利息=借款增加的净负债×税后利息率
由于借款增加的净负债=借款增加的金融负债-借款增加的金融资产=200-200×90%=20(万元)
所以,借款增加的税后利息的上限=20×29.54%=5.91(万元)
借款增加的税前利息的上限=5.91÷(1-25%)=7.88(万元)
借款增加的利息率的上限=7.88÷200×100%=3.94%
(8)借款增加的税后经营净利润=借款增加的净经营资产×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借款增加的净负债+借款增加的股东权益)×净经营资产净利率=(20+0)×29.54%=5.91(万元)
借款增加的净利润=借款增加的税后经营净利润-借款增加的税后利息=借款增加的税后经营净利润-200×3%×(1-25%)=借款增加的税后经营净利润-4.5=5.91-4.5=1.41(万元)

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