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启东市高三调研25题)(1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的进程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2分)
(2)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推动“生气勃勃的新欧洲”“崛起”的政治、经济因素主要有哪些?(3分)
(3)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请归纳这一时期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或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别涌现出哪些重要的政治派别及其主张?(4分)
(4)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方面出现了什么新趋势?(3分)
(12分)
(1)欧洲日益崛起;中国开始落后。(2分)
(2)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的广泛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进行。(任答1点1分) 经济: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掠夺大量财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任2点2分)
(3)变化: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分) 科技: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任1点1分) 早期维新派:主张变革政治制度,设立议会制度。 维新派:君主立宪。 革命派: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任1点1分)
(4)政治:多极化趋势。经济: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经济格局多极化。(3分)
本题命制角度较好。通过中外比较的方式,考查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内容。第(1)问注意从人类文明进程的大角度,结合材料信息得出中外发展不同状况的结论。第(2)问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回答欧洲的崛起;第(3)问实际是回答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第(4)问注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