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 mL 0.1 mol/L NH4Cl溶液与5 mL 0.2 mol/L NaOH溶液混合:c(Cl-)=c(Na+)>c(OH-)>c(H+

B.0.1mol/L pH为4的NaHB的溶液中,c(HB-)>c(H2B)>c(B2-

C.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24,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存在K+、Na+、AlO2-、SO42-

D.相同条件下,pH=5的①NH4Cl溶液、②CH3COOH溶液、③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①>②>③

答案

A、10 mL 0.1 mol/L NH4Cl溶液与5 mL 0.2 mol/L NaOH溶液混合后恰好发生反应:NH4Cl+NaOH=NaCl+NH3•H2O,溶液的成分是氯化铵和一水合氨的混合物,溶液显示碱性,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Cl-)=c(Na+)>c(OH-)>C(H+),故A正确;

B、PH为4的NaHB的溶液中,HB-的水解程度小于其电离程度,则c(HB-)>c (B2-)>c (H2B),故B错误;

C、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24,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均为10-12,小于10-7,所以水的电离受抑制,得出溶液的为酸性或是碱性,在酸性环境下,AlO2-不能共存,故C错误;

D、pH=5的NH4Cl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水解对水的电离起到促进作用,pH=5的CH3COOH溶液、稀盐酸溶液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由于氢离子浓度相等,所以对水的抑制程度相等,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②=③,故D错误.

故选A.

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读“长江流域略图”及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摘自《长江之歌》)

材料二: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计划2009年整体完工,完工后可控制荆江地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相当于10座大亚湾核电站;能改善宜昌至重庆的航道条件;能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供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提供保证。

(1)长江发源的雪山是___________山脉,自西向东注入______海,是我国第______大河。并将岷江、赣江、洞庭湖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2)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上/中)游河段,图中①是_______水利枢纽,它建成后将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它发挥的综合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出两方面)

(3)长江支流众多,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素有“____________”之称。

(4)长江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所以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______水系的丰富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该工程分为________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最先动工的东线沿___________进行输水。

(5)综上分析综合开发长江的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