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随着议会制度的不断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在进行。1853年发表的《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为建立现代文官制绘制了蓝图。1870年的枢密院令以此为蓝本建立文官制,规定以考试和业绩作为文官录用和晋升的依据。文官制的建立纠正了政党政治中政治分赃的弊病,同时也使国家政策有连续性,不因政府变迁而中断行政过程。

——摘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为了造就有用的人材,传统的科学制度必须改革,这是有识者的共识。……选派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自费留学学生也“一体考验奖励”。……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随后命令各省学政专管学堂事务,并在12月设立学部。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了,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科举的废除大大加速了学堂建立的步伐。据学部统计,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学生92169人;1909年学堂总数猛增为52346所,学生达156.027万人。留学生人数也大幅度增长。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封建士大夫的新知识分子群体活跃于历史舞台,在整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归纳中英两国选官制度改革的背景,并指出改革的本质有何不同。(9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廷废除科举制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6分)

答案

(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民主基础逐渐扩大,民主制度不断健全。中国,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深;推行“新政”。(5分)

本质:英国,健全民主制度。体现公平。中国,维护统治,加强封建专制。(4分)

(2)冲击了旧的教育制度,加速了新式学堂的建立;出国留学人数大幅度增加,客观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加速革命思想的传播。(6分)

题目分析:(1)第一小问中英国的背景根据材料一中“随着议会制度的不断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在进行”和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工业革命的完成, 1832年议会改革民主基础逐渐扩大,民主制度不断健全;中国的背景结合材料中的时代,联系所学知识可归纳出中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深,推行“新政”;第二小问本质不同从中英两国改革的根本出发点进行比较可归纳出英国是健全民主制度,体现公平。而中国是为了维护统治,加强封建专制。

(2)作用根据材料二中的“为了造就有用的人材”概括出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从“科举的废除大大加速了学堂建立的步伐”概括出冲击了旧的教育制度,加速了新式学堂的建立;从“留学生人数也大幅度增长”概括出出国留学人数大幅度增加,客观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