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阅读下表:
人物 编号 | 人物 | 人物速写 | 人物编号 | 人物 | 人物速写 |
① | 梁启超 | 号称“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 ⑤ | 林则徐 |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硝烟” |
② | 李鸿章 | 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 ⑥ | 康有为 |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
③ | 魏源 |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 ⑦ | 李大钊 |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
④ | 陈独秀 | 《新青年》的创办者 | ⑧ | 曾国藩 | 创建了“湘军” |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A、B、C、D、四类。(4分)
(2)概述这四类人物所代表的派别对学习西方的态度主张。(4分)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2分)
(1)A类:⑤③;B类:⑧②;C类:⑥①;D类:④⑦。(4分)
(2)林则徐、魏源代表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面对外国的侵略,主张了解世界,学习西方,巩固封建统治;曾国藩、李鸿章代表的是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科技,引进先进军事科技器物,达到富国自强的目的;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造中国政体;陈独秀、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以“民主”和“科学”为大旗,主张在思想文化变革中国。(4分)
(3)提示:结合中国国情,以开放心态对待,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不断丰富中国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等。(2分)
题目分析:(1)注意近代思想解放的不同派别和代表人物,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维新变法),革命派——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激进民主主义者——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2)注意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
(3)本文属于开放式问题,注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结合中国国情,以开放心态对待,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不断丰富中国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等。
点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西学热,主张向西方学习。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标志,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研究思想解放,探求强国之路。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中,先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后学习社会政治学说。甲午战争以前主要学习西方科技,之后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学说。五四运动后,向苏俄学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终于找到一条自己的路。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注意分析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