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向溶液X 中加入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说明溶液X 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混有乙酸和乙醇的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加入饱和NaOH溶液洗涤、分液 | 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
C | 向浓度均为0.1mol•L-1 NaCl 和NaI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 溶液,出现黄色沉淀 | 说明Ksp(AgCl)>Ksp(AgI) |
D |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1mol•L-1 的H2SO4 | 若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NO3-被Fe2+还原为NO2 |
A.A
B.B
C.C
D.D
A.确定其中是否含有SO42-,先加入HCl溶液,如果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有Ag+,并且排除SO32-、CO32-等离子的影响,再加入BaCl2,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有SO42-,向溶液X 中加入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不能排除Ag+的影响,可能生成AgCl沉淀,故A错误;
B.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水解,反应方程式为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要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应将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被吸收,然后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故B错误;
C.向AgCl沉淀中滴加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说明相同体积的溶液中溶解的氯化银的物质的量多,溶解碘化银的物质的量少,即Ksp(AgCl)<Ksp(AgI),所以向浓度均为0.1mol•L-1 NaCl 和NaI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 溶液,因Ksp(AgCl)<Ksp(AgI),出现黄色沉淀,故C正确;
D.在酸性条件下,Fe2+与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对于该反应Fe2+为还原剂,NO3-为氧化剂,被还原成NO,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为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故D错误;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