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6分)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请回答:

1) 酒精灯的     焰温度最高,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         盖灭。

2)取用一定体积的少量液体除要量筒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

3)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了10.4 g NaCl(1 g以下用游码),结果老师检查发现他把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了,他称得NaCl的实际质量为         g。

答案

1) 外焰;灯帽。2)胶头滴管; 3)9.6g。

题目分析:(1)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故加热物体时,一般要用外焰加热;用完酒精灯后要用灯帽盖灭。

(2)根据在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时,先要向量筒内倒入液体接近所要量取的体积后,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以防止继续倒入液体,体积超过所量取值;故量取一定量液体时,除要使用量筒,还需要使用胶头滴管。

(3)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质量时,物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物品与砝码放反位置,则物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使用托盘天平称取10.4gNaCl时,根据题意,砝码使用的是10g砝码,游码质量为0.4g;故当砝码与药品的位置颠倒时,药品质量=10g-0.4g=9.6g。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采用可调价合同形式。工期20个月,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6-1所示,各项工作在其持续时间内均按匀速进展,每月计划完成的投资(部分)见表6-1。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建设单位要求调整场地标高,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致使A工作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导致施工单位机械闲置和人工窝工损失。事件2:设计单位修改图纸使C工作发生工程量变化,增加造价10万元,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如期完成了C工作。事件3:D、E工作受A工作的影响,开始时间也推迟了1个月,由于物价上涨原因,6?7月份D、E工作的实际完成投资较计划完成投资增加了10%。D、E工作均按原持续时间完成,由于施工机械故障J工作7月份实际完成计划工程量的80%,J工作持续时间最终延长1个月。事件4:G、1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非常恶劣的气候,导致G工作持续时间延长0.5个月;施工单位采取了赶工措施,使1工作能按原持续时间完成,但需增加赶工费0.5万元。事件5:L工作为隐蔽工程,在验收后项目监理机构对质量提出了质疑,并要求对该工程进行剥离复验。施工单位以该隐蔽工程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为由拒绝复验。在监理机构的坚持下,对隐蔽工程进行剥离复验,复验结果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以上事件1?4发生后,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期顺延和费用补偿要求。1~7月份投资情况见表6-2。表6-21~7月份投资情况单位:万元

事件4中,施工单位顺延工期和补偿费用的要求是否成立?说明理由。3.事件5中,施工单位和项目监理机构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