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坦普尔一号彗星

  坦普尔一号彗星运行在木星和火星间的小行星带上,是科学家坦普尔在1867年4月3日发现的。它是冰石混合体,石在内,冰在外,冰壳包裹着石核。直径约6.5公里,密度在每立方厘米3—4克之间变化。轨道周期5.74年。

  根据欧洲航天局XMM-Newton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显示,坦普尔一号彗星是一个微弱的X射线源。这些数据是通过该太空望远镜上EPIC的X射线照相仪在7月4日对彗星的深度撞击过程进行观测时所获取的。

  正如原先观测其他彗星时科学家所猜测的一样,坦普尔一号彗星确实发出了X射线,不过强度很微弱。目前还不能肯定太空望远镜是否已经获得光谱数据,因为只有获得这种数据才能了解彗星发出X射线的机理。要证实这一点,还需对望远镜发回的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

  目前解释彗星为什么会发出X射线的问题存在两种理论,一种理论认为是彗星彗发中的中子和太阳风携带的电离粒子之间发生电荷交换产生X射线,这种理论过去在对几颗彗星进行观测时已经得到验证;另一种理论认为观测到的X射线只是太阳光照射到彗发中的尘埃时所产生的散射,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彗星出现大爆发时,就像在1996年对海尔-波普彗星进行观测时所看到的一样。当然两种机理都存在也是可能的。

  虽然不需要对这些微弱的X射线进行分析,不过即使是观测从一个处于运动中的目标如坦普尔一号彗星上发出的X射线,对于一架X射线天文望远镜来说也是足够复杂的。事实上XMM-Newton太空望远镜最适合观测天空中“固定”的X射线源。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制定专门的计划,并采用特殊的处理技术。

  正在运动的彗星发出的光子被位置相对固定的XMM-Newton太空望远镜捕捉到, 科学家根据每一个光子被捕捉的时间和方向来推断彗星的距离。通过数学方法进行变换,每一个光子就好像来自固定在天空中的一个虚拟的彗星。按照这种方法,科学家可将彗星当作一个不运动的物体,接着通过宇宙背景射线对观测的影响进行数据处理。(选自《科学之友》2005年第9期)

1.下面关于“坦普尔一号彗星”的特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坦普尔一号彗星是运行在木星和火星间的小行星带上,其轨道周期为5.74年。

B.坦普尔一号彗星是科学家坦普尔在1867年4月3日发现的,因而以他的名字命名。

C.坦普尔一号彗星是冰石混合体,冰在内,石在外,冰壳中混合着石核。

D.坦普尔一号彗星的直径约6.5公里,密度在每立方厘米3—4克之间变化。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只有对太空望远镜获得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才能了解彗星发出X射线的机理。

B.目前解释彗星发出X射线的问题存在两种理论,而这两种机理都存在是不可能的。

C.X射线天文望远镜要对一个处于运动中的目标发出的X射线进行观察是足够复杂的。

D.可根据正在运动的彗星所发出的每一个光子被捕捉的时间和方向来推断彗星的距离。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事实上来看,XMM-Newton太空望远镜比一般X射线天文望远镜要好,最适合观测天空中“固定”的X射线源。

B.只有在对彗星进行深度撞击的过程中,我们才可通过XMM-Newton太空望远镜观测到坦普尔一号彗星是一个微弱的X射线源。

C.认为是彗星彗发中的中子和太阳风携带的电离粒子之间发生电荷交换从而产生X射线的理论已经在过去对几颗彗星进行观测时得到验证。

D.科学家在研究时,当通过数学方法把获得的信息进行变换后,就可将彗星当作一个不运动的物体,接着还需要对宇宙背景射线产生的观测影响进行数据处理。

答案

1.C

2.C

3.B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党怀英,字世杰,号竹溪。故宋太尉进十一代孙,冯翊人。父纯睦,泰安军录事参军,卒官,妻子不能归,因家焉。少颖悟,日诵千余言。与辛尚书弃疾少同舍属。师于亳州刘瞻,能诗文,时号“辛党”。金初遭乱,俱在兵间。辛一旦率数千骑南渡,显于宋;党在北方,应举不得意,遂脱略世务,放浪山水间,箪瓢屡空,晏如也。大定十年,中进士第,调莒州军事判官,累除汝阴县令、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翰林待制、兼同修国史。

  怀英能属文,工篆籀,当时称为第一,学者宗之。大定二十九年,与凤翔府治中郝俣充《辽史》刊修官。凡民间辽时碑铭墓志及诸家文集,或记忆辽旧事,悉上送官。怀英诗文兼擅,尤长诗。性乐山水,诗文碑记不尚虚饰,因事遣词,通达流畅,平易自然,格调冲淡。著有《竹溪集》三十卷,惜久佚。怀英工书法,世称“独步金代”,尤爱玉箸篆书。泰和四年,书“泰和重宝”,铸于钱币之上,是为“金泰和”。

  是时,章宗初即位,好尚文辞,旁求文学之士以备侍从,谓宰臣曰:“翰林阙人如之何?”张汝霖奏曰:“郝俣能属文,宦业亦佳。”上曰:“近日制诏惟党怀英最善。”

  明昌元年,怀英再迁国子祭酒。二年,迁侍讲学士。明年,议开边防濠堑,怀英等十六人请罢其役,诏从之。迁翰林学士,摄中书侍郎。时增修曲阜宣圣庙,敕令:“党怀英撰碑文,朕将亲行释奠之礼。”承安二年乞致仕,改泰宁军节度使,为政宽简不严,而人自服化。明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久之,致仕。大安三年九月终,年七十八,谥文献,葬于奉符西旺村。赵秉文作墓志云:“公之文似欧阳公,不为尖新奇险之语;诗似陶谢,奄有魏晋;篆籀入神,李阳冰之后,一人而已。古人各一艺,公独兼之,可谓全矣。”(选自《金史·党怀英传》,有增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辛尚书弃疾少同属——舍:学舍

B.著有《竹溪集》三十卷,惜久。——佚:散失

C.翰林人如之何——阙:削减

D.迁翰林学士,中书侍郎——摄:代理,辅助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党怀英 “古人各一艺,公独兼之,可谓全矣”的一组是(     )

①师于亳州刘瞻,能诗文,时号“辛党” ②与凤翔府治中郝俣充《辽史》刊修官

③怀英诗文兼擅,尤长诗 ④怀英工书法,世称“独步金代”,尤爱玉箸篆书

⑤旁求文学之士以备侍从 ⑥为政宽简不严,而人自服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党怀英祖籍冯翊,因其父卒于泰安军录事参军而在泰安安家。少时聪颖,悟性极高,后师从亳州刘瞻,诗文方面在当时与辛弃疾齐名。

B.党怀英担任《辽史》刊修官时,民间收藏的辽代碑铭墓志以及各家的文集及记述辽代史事的文字,全部被送交到官府。

C.金章宗喜好和崇尚文辞,他认为起草诏书文字,党怀英最优秀,增修曲阜宣圣庙时,敕令党怀英撰写碑文。

D.党怀英深受皇帝器重,屡得迁职,他文才出众,在许多方面都“独步金代”;担任泰宁军节度使期间,治政有方,人自服化。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脱略世务,放浪山水间,箪瓢屡空,晏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承安二年乞致仕,改泰宁军节度使,为政宽简不严,而人自服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