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魏 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愚以为在今日又宜曰“鉴诸国”。……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   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五  本社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其思想主张?(4分)

(2)材料三中的作者梁启超属于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2分)该派别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

(3)材料四反映的政治主张是什么?(2分)其指导下的政治实践是什么?(2分)

⑷材料五所说的“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4分)

(5)结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轨迹。(6分)

答案

(1)“师夷长技以制夷” (2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

(2) 资产阶级维新派(2分)。实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2分)

(3) 三民主义(2分);辛亥革命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⑷ 民主和科学。(4分)

(5) 器物(技术)——政治制度 ——文化。(各2分,共6分)

题目分析:(1)材料一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技术,材料二把这种思想落实到实践中,即洋务运动,思想是中体西用。(2)梁启超宣传西方的制度,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3)从材料“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可以看出是革命派,其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在其指导下进行的活动是辛亥革命。(4)从材料“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可以看出是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思想。(5)从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向西方的学习经历了从技术到制度到思想的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点评:在近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加深,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主张维新改良;陈独秀则主张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

判断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