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1.什么是加工精度?什么是加工误差?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2.什么是配合?配合有哪几种?配合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已知相互配合的轴和孔的尺寸公差范围,如何计算可能出现的过盈和间隙?

3.一对孔和轴,图纸上规定孔的尺寸为,轴的尺寸为,生产合格的孔、轴在装配中是如何配合并求出其极限。

答案

参考答案:

1.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加工误差则是指加工后,实际参数与理想参数的偏离程度。加工误差越小,实际和理想越符合,加工精度越高。

2.以轴和孔的配合为例,基本尺寸相同,互相配合的轴与孔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配合有三种类型:

(1)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任取加工合格的孔和轴配合一定产生间隙,包括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

(2)过盈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任取加工合格的孔和轴配合一定产生过盈,包括最小过盈为零的配合。

(3)过渡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交叠,任取加工合格的孔和轴配合,可能产生间隙也可能产生过盈的配合。不论是计算间隙还是过盈,一律是用孔的尺寸减去轴的尺寸。差值为正时是间隙,反之是过盈。配合的选择:以轴和孔为例,二者之间的配合要求有三种情况。

(1)轴和孔配合后有相对运动(转动或移动)的要求,应选用间隙配合。用作滑动轴承的间隙配合,其间隙的大小与旋转速度、旋转精度、载荷大小、载荷特性、润滑方式、工作温度、材料、轴承结构、支撑距离、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等许多因素有关。用作导向或往复运动的间隙配合,其间隙大小取决于导向精度要求、往复运动频率以及速度等因素。

(2)轴和孔靠配合面传递载荷时,应选用过盈配合。过盈的大小取决于最小过盈量能否承受所要传递的最大力矩。载荷增大或承受冲击载荷时,过盈量应该增大,但最大过盈应以零件承受的内应力不超过其屈服极限为准。

(3)轴和孔配合后要求有定位精度,而且经常拆卸的,主要选用过渡配合,但也可以根据情况选用小间隙或小过盈配合。

3.孔的最大极限尺寸=20+0.020=20.020(mm)孔的最小极限尺寸=20+0=20(mm)轴的最大极限尺寸=20-0.005=19.995(mm)轴的最小极限尺寸=20-0.018=19.982(mm)由于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上方,所以为间隙配合。最大间隙=20.020-19.982=0.038(mm)最小间隙=20-19.995=0.005(mm)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天地食品有限公司系某市外商投资企业,厂址位于市区,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企业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2014年度会计报表上的主营业务收入9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0000万元,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已经按照会计利润预缴了企业所得税250万元;职工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况:每个职工每月工资收入均超过费用扣除标准,并均按实际发放的应付工资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2015年2月份达成税务师事务所受托对该公司2014年度纳税情况进行审核,获得如下资料:

(1)审核“投资收益”账户,发现:转让国债所得25万元,国债利息收入10万元;境内居民企业分回利润10万元。

(2)审核“营业外支出”账户,发现:直接向某农村小学捐赠成本为400万元的自产商品一批,企业作出如下处理(已知该批商品不含税市场价值500万元);借:营业外支出400贷:库存商品400因自然灾害损失外购材料30万元。经过进一步审核发现,自然灾害损失已经取得保险公司赔款5万元,企业未入账。

(3)审核工资及三项经费的税前扣除,发现:支付的的2万元工会经费,未取得工会组织或税务机关的任何收款凭据。

(4)审核“销售费用——其他”科目时发现:12月25日,列支餐费5万元,进一步审核发现,为年终宴请客户的费用。进一步审核发现,企业“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全年借方发生额125万元。

(5)审核“其他应付款”科目时发现,2013年9月份收取的出租包装物押金5万元未做进一步处理。进一步检查发现,该批包装物的成本为3.2万元,在“周转材料”科目中核算。

(6)审核“应付账款”科目,发现企业应付账款中有25万元确实无法支付,企业未作处理。

(7)审核“盈余公积”科目时发现:2014年8月增加盈余公积3.5万元,经过进一步核实发现,为出口产品取得的汇兑收益。

(8)审核“财务费用”科目时发现:2014年支付向境内某居民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53万元,该笔利息的借款发生在2012年1月1日,借款金额530万元,约定借款期3年按年付息。已知同期同类金融机构贷款年利率为6%。

(9)审核“营业外收入”科目发现,其中对外转让先进生产技术所有权,取得收入700万元,相配比的成本、费用为100万元(收入、成本、费用均独立核算)。

(10)审核“实收资本”科目时发现:企业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方式,增加股东的股份(已正确计算缴纳了印花税)。股东为3个自然人,其中外国人2名,三人分别取得的股份及在公司的行政职务为:美国人麦克10万元,担任公司的总经理;德国人皮特20万元,担任公司的董事长;中国人李某20万元,担任公司的副董事长兼财务总监。公司的会计处理为:借:盈余公积50贷:实收资本50

(11)实地察看企业固定资产时发现,企业2014年12月接受某汽车经销商捐赠的汽车一辆,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注明价款45万元,税金7.65万元,年末没有进行任何账务处理。要求:请根据以上资料作出相关税收政策分析,并计算应补缴的各项税额。涉及企业账务处理有误的地方,做出其相应的调整分录(不用考虑所得税和有关结转的会计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