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如图为我国某地旗杆冬至日这天影子长度模式图。

a、b、c、d表示旗杆各个地方时时刻的日照影长。其中b、d此刻影子达一天中最长,a与b及a与d两线间夹角相等,a与c两线间夹角为15°。若该地昼长为9小时20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小题1:b、c两线间夹角为          度.(2分)

小题2:c处影子的方向为       ,c处地方时为       时。(4分)

小题3:d线表示       (日出/日落)时的日影,若此地为北京时间17:00日落,则该地经度为       。(4分)

小题4:该地地理纬度可能在什么范围内?(   )(2分)

A.4°N——20°N 

B.20°N——23.5°N

C.23. 5°N——40°N

D.40°N——53°N小题5:若下图为该地的冬至日日照影长和该日内太阳高度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①曲线表示的是一日内太阳高度;②曲线表示的是一日内影长变化示意图

B.④点此刻的影长趋于无穷大

C.③点处影长方向指向东南 

D.①点太阳高度大于26.5°

答案

小题1:85°

小题2:东北   13:00

小题3:日落  115°E

小题4:C   

小题5:C

题目分析:

小题1:b、d此刻影子达一天中最长,所以b、d为日出或者日落的影子,根据该地昼长为9小时20分,9小时的夹角为135°,20分钟的夹角为5°,所以b与d的夹角=9×15°+20÷4=140°,因为a与b及a与d两线间夹角相等,所以a与b得夹角为70°,所以b、c两线间夹角为70°+15°=85°。

小题2:为a与b及a与d两线间夹角相等,所以a为正午时刻的影子,所以a指向北方,根据a为北方,可以判断东西方向,所以c处影子为东北方向。

小题3:因为d位于相对偏东的位置,影子朝向与太阳方向相反,所以d是日落时刻的影子;根据此地昼长为9小时20分,判断日落地方时为16:40,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0分钟,所以地理位置在120°E以西5°,所以经度为115°E。

小题4:该地白昼时间最短为9小时20分,说明此地白昼在夏至日最长时为14小40分,根据40°N夏至日白昼最长约为15小时,所以本地纬度可能是23. 5°N—40°N,选择C选项。

小题5: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变化和日影长短变化成反比,据图判断,白天太阳高度>0°,所以本图中央地方时为12:00,所以①为太阳高度变化曲线,②为一日内影长变化曲线;④点时刻太阳高度为0°,所以影长趋于无穷大;③地地方时小于12:00,上午影子应该朝向西北,所以C选项错误;①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H=90°-(α+23.5°),因为α<40°,所以H>26.5°。

点评:本试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对地球运动知识相当熟悉,同时需要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需要理解太阳视运动的方向与物体影子的方向相反,准确进行地方时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白昼时间长短计算等。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