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计算机网上阅卷的特殊性,对考生填涂和书写答题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家特别提醒考生答题时切勿写得密密麻麻。

B.在“两会”这样一个为国家事务建言献策的平台上,有些记者漠不关心国计民生的大事,睁大眼睛寻找带有娱乐色彩的“雷人雷语”,这种倾向令人不安。

C.我不知道“非物质遗产”到底包含哪些内容,不知道怎么申报“非物质遗产”,如果有关部门的人员牵头,我一定鼎力相助。

D.他写文章联想丰富,但课堂上经常想入非非,出神入化,心思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甚至老师喊他回答问题,他也经常听不到。

答案

答案:A

(“漠不关心”从语法功能上看不带宾语;“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词;“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极高的成就)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 * * 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 * * * * 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哪两种“和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你列举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巩固政治统一,汉朝哪位皇帝开始用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儒家思想的精华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中外友好交往史上举出一个重要事例说明中 * * 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