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猪肉的价格涨了,鸡肉的销售量增加,是因为(   )

A.猪肉与鸡肉是互补商品

B.鸡肉是猪肉的替代品

C.鸡肉更受人们喜欢

D.鸡肉的价格降低了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该题考查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猪肉的价格涨了,会导致猪肉的需求量减少,而鸡肉与猪肉是互为替代品,所以鸡肉的销售量增加,故B符合题意,A观点错误,二者是替代产品,不是互补品,CD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B。

单项选择题 B型题
综合题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0年—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2倍,1913年,西方各主要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一点。19世纪90年代的价格一般比1873年低40%,其中钢和钢轨的价格下跌最为严重,欧洲的钢轨价格在1872-1881年间降低了60%,美国钢轨在1896年的销售价格仅为1875年的1/10稍多一点。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1895—1899年)

行业1895年1899年发展速度(1895=100)
棉纺织业华商纱厂纱锭数(枚)1465369564474.7
机制面粉业华商厂产量(万包)20476766330.5
缫丝业华商厂出口量(担)30394175137.4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3856945278117.4
内地丝车数(台)794329270368.5
卷烟业华商厂资本额(万元)85154181.2
火柴业华商厂资本额(万元)126241191.3
水泥业华商厂产量(吨)68190279.4
机械采煤业华商厂产量(吨)89145162.3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材料三: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征。(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征产生的历史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