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剃刀侠

木 桦

  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外,已是相当繁华的集贸市场。几十丈高的城门楼子,威严如皇帝老子,注视着 * * 攘往的人流。

  这天,朗日晴空,集市正值繁华热闹时间。

  一匹枣红大马,上骑一员佩刀武官,后跟几个步行兵卒,像一股浪头把人流冲得七零八落。

  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

  这位蓝翎爷果然在一处最繁华的地方下马了。

  小兵卒赶快接过马缰跟在后头,那蓝翎爷就摇着马鞭四处转悠。他盯上几个剃头挑子,就踅过来,在一个空位前站住。

  显然这小子是要剃头或刮脸修胡子。当然一概是白活儿。

  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赶紧躬身让位。那蓝翎爷也不搭话,将马鞭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空木椅上。

  谁知那木椅早已破朽,加之这蓝翎爷体肥身重, 木椅“咔嚓”一声就散了架。这家伙一个四仰八叉摔在地上。

  这还了得!蓝翎爷火从天降,怒从胆生,抓起地上的马鞭,劈头盖脑就向小师傅猛抽起来,直抽得小师傅满脸淌血,爹一声妈一声叫着,他才给两个小卒扶到另一个剃头挑儿前。

  那挑子一头火正旺,铜盆里的净水正冒热气。

  挑儿前一个年过半百的瘦老头儿正在刀荡子上“哧哧”荡刀。

  小卒就把蓝翎爷扶到木椅上坐好,催促老师傅抓紧干活儿。

  到底是老马识途。瘦老头儿就小心翼翼,轻手轻 脚给蓝翎爷盘起辫子剃起来。那半寸宽极好钢口的红木短把儿剃刀,被荡得吹毛立断,直把蓝翎爷辫子周边刮得油光锃亮,苍蝇落 上都得打滑。

  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就有睡意,就有小卒子过来用背托着头 。老人就把刀板儿在睡脸上游动。

  那剃刀在阳光下熠熠闪亮,那蓝翎爷就“呼噜呼噜”睡。

  脸刮完,瘦老头儿就拿白毛巾去挑子一头热铜盆里蘸个热毛巾,用手边试凉热边把毛巾蒙到蓝翎爷脸上。这是最后一道工序。热巾上脸,蓝翎爷就醒了。按规矩老师傅掀起毛巾盖住眼睛,轻松地在下巴和脖子处又找几刀,这才把热毛巾在胖脸上一擦,撤掉脖子上围的大毛巾,把蓝翎爷头一扶,小卒子就顺势把蓝翎爷扶起来。

  瘦老头儿必恭必敬把手一张,说,爷您走好!那蓝翎爷就给小卒向枣红马扶去。

  几个小卒把蓝翎爷扶上马。一个小卒问:爷,咱还去哪儿?

  蓝翎爷不出声,小卒子就再问。还是不出声。

  另一个小卒子就惊恐地说,别问了,你看咱爷脖子咋出血了?几个人就惊惧去扶蓝翎爷。哪来得及,人从马上跌下来,头咕噜咕噜滚落一边,腔子里血杀猪般喷射出来。

  集市人就窃窃私语围观。

  是剃刀侠……

  人群里一句话提醒小卒子们,就都抽刀去奔那老剃头匠。

  哪里还寻得人影。有人说,见了,从城门楼子顶尖儿,跳上大栅巷子房上,走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头描写了繁华热闹的环境,是为了 渲染气氛,为人物出场作铺垫,烘托人物形象,突出剃刀侠艺高人胆大。

B.“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说明门楼下老摊贩曾被这些蓝翎侍卫欺负。

C.小说只对剃刀侠进行了侧面描写,一个久在江湖,武艺高强的侠客形象就跃然纸上。

D.小说没有直接写蓝翎爷与剃刀侠相遇,而是先由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过渡进而来到剃刀侠身边,由剃刀侠给他剃头,引出剃刀侠的打抱不平,这样设计情节更真实、耐读。

E.小说通过讲述剃刀侠在不知不觉中杀死了蓝翎爷的故事,表现了剃刀侠高超的武艺,以及表达了对我国民间奇人的敬佩之情。

2.小说情节多处暗示了蓝翎爷之死,请简要分析。哪些情节暗示了蓝翎爷之死,请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蓝翎爷和剃刀侠的形象形成多方面的鲜明对照,请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写了剃刀侠杀蓝翎爷的故事,请探究其深刻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D

2.①瘦老头儿荡刀。

②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并“呼噜呼噜”睡。

③剃头后老师傅又找几刀。

④上马后,小卒子问蓝翎爷,蓝翎爷不出声。

3.①形体上:蓝翎爷体肥身重,剃刀侠却是年老体瘦。

②身份地位上:蓝翎爷前呼后拥,剃刀侠势单力薄。

③处世态度上:蓝翎爷暴虐成性,欺行霸市,耀武扬威,剃刀侠淡泊名利,处变不惊,自甘寂寞。

4.①歌颂了杀富济贫、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

②寄托了人们惩处邪恶、彰显正义的善良愿望和朴素理想。

③弱小战胜强权,正义挫败邪恶,反映出民众的智慧和力量。

④散发出老北京独有的文化气息。(主观题意对即可)

问答题

传统的定量化学实验受到计量手段的制约而研究范围狭窄、精确度不高.DIS数字化信息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因为可以准确测量溶液的pH等而在中和滴定的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

(1)某学习小组利用DIS系统探究强碱和不同酸的中和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①分别配制0.1000mol/L的NaOH、HCl、CH3COOH溶液备用.

②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10.00mL0.1000mol/L的HCl和CH3COOH溶液,连接数据采集器和pH传感器.

③由计算机绘制的滴定曲线如图一:

两曲线图起点不同的原因是______;两曲线图中V1______V2 (填“>”、“=”或“<”)

(2)另一个学习小组利用DIS系统测定某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以测量溶液导电能力来判断滴定终点,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______(填仪器名称)量取20.00mL醋酸溶液样品,倒入洁净干燥锥形瓶中,连接好DIS系统.如果锥形瓶中含有少蒸馏水,是否会影响测量结果______(填“是”、“否”、“不能确定”).向锥形瓶中滴加0.1000mol/L的NaOH溶液,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溶液导电能力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关系的曲线图(见图二).

②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图中b点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是______.

④若图中某一点pH等于8,则c(Na+)-c(CH3COO-)的精确值为______ mol/L.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