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完形填空

从方框中选择适当的句子完成下面的对话,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前括号内。其中有两项是多余的。

A: Have you ever read the novel Jane Eyre?

B:   小题1:

A: What a pity! It’s a wonderful book.

B: Well, I’ve been waiting to read it for a long  time, but I can’t get a copy. The library has only three copies.   小题2:

A: Well,   小题3: If you like, I’ll lend it to you.

B: Thank you.   小题4:  By the way, when can I get it?

A:   小题5:  Will you please come to my house after school?

B: OK. I’ll go as soon as school is over.

A.That’s very kind of you.

B.I forgot where I had put it.

C.You really should read it.

D.But they are all out.E.I’m afraid I haven’t.

F.I haven’t had it with me.

G.I have a copy of my own

答案

小题1:E

小题2:D

小题3:G

小题4:A

小题5:F

题目分析:

小题1:根据上文一般疑问句可知应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故选E,恐怕我还没有。

小题2:结合下文可知即使这三本也不在图书馆,故选D——但是他们都借出去了。

小题3:根据下文I’ll lend it to you可知A有一本,故选G。

小题4:结合上文可知选A、你真好,最符合逻辑关系。

小题5:根据上文问句和下文可知选F、但是我没有带着,最符合逻辑关系。

点评:本文是两个好朋友关于简爱这本书的一段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可以知道B没有读过简爱这本小说,而图书馆的三本也都借出去了。正好A自己有一本,可以借给B。阅读中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与上下文的关系选择最佳答案。也可以在阅读短文前先把几个选项理解透,然后去读短文,一气呵成。完成后多读几遍,看看是否语句通顺,符合逻辑关系。

阅读理解与欣赏

汤学春

  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师父送至山门。

  风雨凄迷,山色空蒙。

  山风拂动师父银髯,撩起师父衣带。师父走了,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

  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师父潜心武功绝技“天罡刀法”的修炼,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欣慰。

  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

  师父一怔。

  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

  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

  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

  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

  却是扶不起。

  师父愕然。

  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傅好容易冷静下来,说:“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绝技,于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徒儿拜磕在地,说:“师傅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有解法,望师父教我。”

  师父说:“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

  “谢师父。”徒儿起来,拱手。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

  “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师父长叹,说:“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

  “别怨徒儿放心不下。”徒儿说着,别过脸拿眼睛向小道一边的断崖斜斜,“师父从这儿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

  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

  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

  师父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徒儿想,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有把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然有解。 “求师父指点。”徒儿又跪下了。

  师傅把撑着的伞收拢,一边说:“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

  待徒儿起来,师父将那伞伸到他面前说:“你未必一刀能断得了它。”

  徒儿知道江湖上有以伞为兵器的,并且巧藏机关,暗器伤人煞是厉害。但是师父所用兵器虽多,唯独没用过伞;况且,这把普通的竹骨纸伞,还是他自己给师父买的,就在附近小镇上一家伞铺里买的。难道师父有什么神功一下子将它变成了铜针铁骨?即使是铜针铁骨,他的天罡刀法只要斜削下去也能将它挥为两段。

  徒儿于是想:好吧,就削了这伞,看你老东西还有什么说的!想罢,抽出刀来,运足平生功力,斜着照准那伞,一刀挥去。

  这自然是一把极普通的伞,哪里需要许多功力。一刀下去,纸伞顿时骨散筋飞,老师父手里握着的只是一把竹匕。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徒儿用力躬身的一瞬,师父的竹匕也就从他的后脑直穿咽喉,把他钉在青石板上。

  山雨凄迷,山风如诉。

  师父老泪纵横,一声长啸,扑下山崖。

1.“风雨凄迷,山色空濛”,写景简洁,试分析这一句写景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伞”在文中的含义,并分析以“伞”为题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