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学校生物园地种植了一批名贵树苗,为了解树苗的生长情况,从这批树苗中随机地测量了其中50棵树苗的高度(单位:厘米),并把这些高度列成了如下的频数分布表:
分  组[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
频  数231415124
(1)在这批树苗中任取一棵,其高度不低于80厘米的概率是多少?
(2)这批树苗的平均高度大约是多少?(计算时用各组的中间值代替各组数据的平均值);
(3)为了进一步获得研究资料,若从[40,50)组中移出一棵树苗,从[90,100]组中移出两棵树苗进行试验研究,则[40,50)组中的树苗A和[90,100]组中的树苗C同时被移出的概率是多少?
答案

(I)∵高度不低于80厘米的频数是12+4=16,

∴高度不低于80厘米树苗的概率为

16
50
=
8
25

(2)根据题意,样本容量即各组频数之和为2+3+14+15+12+4=50,

则树苗的平均高度

.
x
=
45×2+55×3+65×14+75×15+85×12+95×4
50
=
3690
50
=73.8
cm;

(3)设[40,50)组中的树苗为A、B,[90,100]组中的树苗为C、D、E、F,

则基本事件总数为12,它们是:ACD、ACE、ACF、ADE、ADF、AEF、BCD、BCE、BCF、BDE、BDF、BEF,

而满足A、C同时被移出的事件为ACD、ACE、ACF共3种,

∴树苗A和树苗C同时被移出的概率p=

3
12
=
1
4

实验题

为探究橡皮条被拉伸到一定长度的过程中,弹力做的功和橡皮条在一定长度时具有的弹性势能,某同学在准备好橡皮条、测力计、坐标纸、铅笔、直尺等器材后:进行了以下的操作:

a.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拴一绳扣,用直尺从橡皮条的固定端开始测量橡皮条的原长l0,记录在表格中;

b.用测力计挂在绳扣上,测出在不同拉力F1、F2、

F3……的情况下橡皮条的长度l1、l2、l3……;

c.以橡皮条的伸长量△l为横坐标,以对应的拉力F为纵坐

标,在坐标纸上建立坐标系,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作出

F—△l图象;

d.计算出在不同拉力时橡皮条的仲长量△l1、△l2、△l3……;

e.根据图线求出外力克服橡皮条的弹力做的功,进而求出橡皮条具有的弹性势能.

(1)以上操作合理的顺序是    _____。;

(2)实验中,该同学作出的F-△l1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求出△l=9cm时橡皮条具有的弹性势能约为             J.(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Ⅱ、(14分)为了测量电池B的电动势E(约为2.4V)和内阻r(约为1,),实验室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电流表G1(满偏电流为2mA,内阻Rg1=100

B.电流表G2(满偏电流为1mA,内阻Rg2未知)

C.电阻箱RP(0一999.9

D.电阻箱RQ(0一999 9

E.滑动变阻器R(0~20  lA)

F.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先用图1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G2的内阻,将Rp调为500,0接入电路起保护作用,调节滑动变阻器R,得到多组电流表G1和G2的示数,I1和I2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5
I1(mA)0.400.811.201.592.00
I2(mA)0.200.400.600.801.00

根据测量数据,请在图2的坐标中描点作出I1—I2图线,由图得到电流表G2的内阻Rg2="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采用图3所示电路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a.图中电阻箱②应选用给定器材中的           __________(选填器材代号);

b.根据图3所示电路,请在图4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c.实验中,将①、②处的电阻箱分别调节为R1、R2接入电路,若,进行以下操作:

①.闭合开关S,调节滑支变阻器至某一位置,此时电流表G1和G2的示数分别为0.75mA和0.77mA;

②.保持开关S闭合,调节滑动变阻器至另一位置,此时电流表G1和G2的示数分别为1.50mA 和0.71mA;

则由c中数据可求得该电源电动势E="           " V,内电阻r="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