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NH4+、Cl-、I-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

C.

KW
c(H+)
=0.1mol•L-1的溶液:Na+、K+、SiO32-、NO3-

D.通入足量SO2后的溶液:Na+、NH4+、ClO-、CH3COO-

答案

A.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含Fe3+,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显酸性,Fe2+、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

KW
c(H+)
=0.1mol•L-1的溶液,c(OH-)=0.1mol/L,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C正确;

D.足量SO2后的溶液,显酸性,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与CH3COO-结合生成弱酸,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论述题

(24分)材料一:2012年3月初,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亿万人民的重

托,从祖国各地汇聚首都北京,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由35个选举

单位选出,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省级政府组成部门领导干部代表比上届减少了1/3,来自

一线的工人代表比上届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比上届增加了70%以上。

材料二:“网络民意”成为“两会”的一亮点。新华网、人民网等在内的政府官方网站围绕

两会议题,联合商业网站推出“有话问 * * ”、“两会建言”、“两会调查”、“网民提案”等

五花八门的栏目,而网民对相关话题的讨论更是早已在各大论坛上“置顶”。

材料三:民建中央常委李冬玉女士表示:“网络监督是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便捷而有效的

手段。网络监督是民主、公平的推动力,是公民自我教育的新形式。网民在交流信息中获

得知识,在思想碰撞中明辨是非。对不负责任、偏离事实和公德的言论,也在进行着更直接、

理性的批评。”但要使网络监督成为监督的有效形式,还需要对网络监督再认识、再规范。

请结合所学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题目: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6分)

(2)材料二这种“网络问政”的形式说明了什么?有什么意义?(10分)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的这种监督方式?(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