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水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但不同的人对它的态度不同。

材料一 资料显示,目前北京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各国首都中排名百位之后,每年缺水均在4亿立方米左右。据报道,北京三年后将喝上经淡化的渤海水。受海水淡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淡化海水的价格一直备受关注。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请你预测淡化海水价格可能的走势并说明其理由。(8分)

材料二 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80倍,因担心饮用水源遭到污染,处于下游的柳州市民出现恐慌性囤水购水,超市瓶装水被抢购一空。此次污染事件的传播一共出现五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如下表所示:

阶段舆情发展事情经过
第一阶段(1月19日-1月24日)舆情静默期媒体开始报道,但政府在此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危机应对措施,信息处于封锁期
第二阶段(1月25日-1月26日)舆情上升期有关镉污染的信息大量出现,官方对于镉污染信息的处理较为模糊,加剧了居民的恐慌性购水
第三阶段(1月27日-1月31日)舆情爆发期媒体报道转载频繁,政府发布了镉污染处理响应预案,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民众,镉污染情况得到控制
第四阶段(2月1日-2月3日)舆情稳定期官方通报新进展,民众强烈关切,政府回应民众的疑问
第五阶段(2月3日后)舆情衰退期污染防控取得成效,相关责任人被问责,但媒体继续进行舆情追问
(2)广西镉污染事件折射政府信息公开“短板”。有人认为,在镉污染事件中,相关部门的缺位是造成当地社会集体恐慌的主要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评析这一观点。(7分)

答案

(1)走势:先高后低。(2分)

理由: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受海水淡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淡化海水初期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较多,成本较高,价格就高。(3分)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淡化海水价格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渐降低。(3分)

(2)①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在镉污染事件中,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相关部门监管缺失,是污染发生并造成当地民众集体恐慌的原因之一。(3分)②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在镉污染事件中,相关企业片面追求利润,环保意识淡薄,无视社会责任,违规排污是造成社会恐慌的主要原因。(4分)

题目分析:该题考查价值决定价格、市场经济的弊端和宏观调控等知识点,第(1)问:预测淡化海水价格可能的走势并说明其理由,考生可以结合影响价格的因素进行作答,价格开始高是因为淡化海水初期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较多,成本较高(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后期是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价值量下降,所以价格下降。第(2)问:评析类试题,考生首先要看到相关部门的缺位是造成当地社会集体恐慌的重要原因(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但是又要看到它不是主要原因,相关企业片面追求利润,环保意识淡薄,无视社会责任,违规排污是造成社会恐慌的主要原因。辨析题,考生要注意正反两面去进行分析。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