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市某校组织了一个班的学生对某社区居民下岗失业和再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社区劳动力 | 现有劳动力 | 2 032人 |
2年内预计 新增劳动力 | 95人 | |
下岗失业或曾下岗失业405人 | 初中文化水平 以下者 | 163人,约占42% |
初级工及无技术 等级的人员 | 306人,约占73% | |
实现再就 业281人 | 就业企业 | 个体和私营经济196人,集体企业65人,其他20人 |
就业领域 | 第二产业83人,第三产业218人 |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8分)
(2)请运用所学知识,为A市政府和劳动者提出自己解决就业问题的建议。(12分)
(3)结合材料中的就业现象,拟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课题研究的目的。(4分)
(1)①材料反映了我国就业形势严峻;②待就业人员亟待提高自身素质;③一部分劳动者不愿意在部分服务行业工作,说明劳动者就业观念亟待转变;④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为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较大贡献。(8分)
(2)从政府角度讲:①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环境。②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③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中的作用。④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8分)
从劳动者角度讲:①积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加强职业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②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4分)
课题:就业现象面面观或透视就业现象。(2分)
目的:树立正确的就业观。(2分)
题目分析:(1)本题以图表加注释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图表及归纳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表中各种数据以及注释中的信息,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图表及注释反映的全部经济信息。解答本题既要看到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为解决就业问题作出的贡献,也要看到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依然严峻、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观念急需提高和转变。
本题切口较小,直接考查学生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本题设问要求从政府与劳动者两个方面提出建议。从政府角度而言,学生可从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改善就业环境、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等角度展开说明;从劳动者角度而言,学生可从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角度展开说明。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解答本题学生可根据材料注释中“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拒绝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某些服务性工作岗位”找到答题的思路。这充分说明劳动者的就业观念不正确,由此可得出研究课题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