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e音却)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中,三位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一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另有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梁启超,以及哈佛大学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四人中陈寅恪最晚到校,且尚未出名,他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只因梁启超一句,“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便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36岁。
自复旦公学毕业后,陈寅恪从德国到瑞士、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辗转游学13年。离开故国时,他一心向西学,当他重回故土,带回来的却是东方学。游历西方的岁月里,陈寅恪意识到“中学”必要介入世界学术大潮流,否则将无法和“西学”对话,甚至不能解释自我,他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1937年抗战爆发,陈寅恪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女儿回忆,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
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后来他未及等到这些藏书,又随清华大学南迁云南。当书到长沙,就悉数被毁于战火。陈寅恪做学问是在书上随读随记,眉批上写满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藏书被毁,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
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四川李庄时,傅斯年为照顾陈寅恪,让邓广铭住他楼下,说陈先生若有事跺地板,你就马上跑去。每次邓广铭跑上楼看,陈寅恪都是躺在床上呻吟,说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快坚持不住了,但是他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1944年12月12日,陈寅恪的唐代三稿中的最后一篇《元白诗笺证稿》完成了。就在这天早上,他起床后痛苦地发现:他的左眼也看不清了。他在成都的医院做了眼科手术,手术没有成功。半年后二战结束,牛津大学请他赴伦敦治疗眼疾,数月奔波,他的双目还是没能复明。
57岁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回清华园,他已失去学者治学读书第一需要的双眼。没有人可以了解,失明对于陈寅恪是一种怎样的毁灭,因为倔强的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泄漏内心的痛楚。在学生们的记忆里,过去陈寅恪上课讲到深处,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盲后,永远睁大着眼睛讲课,目光如炬。
1953年,病中的陈寅恪收到了学生蒋天枢寄来的长篇弹词《再生缘》,听后大受震动。尚未病愈的他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由此开始探索明清历史和文化。
当陈寅恪沉浸于新的学术领域时,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拒绝了。《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起首便是: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这篇广为流传的碑文里,陈寅恪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他提出“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在那个年代是惊世骇俗的。其实他坚持的就是实事求是,他将此视作永恒如日月之光。
1961年8月,阔别12年的挚友吴宓来访。午夜时才到达陈宅的吴宓看到,陈寅恪仍端坐着等待他,他在日记里描述:“寅恪兄双目全不能见物,以杖缓步,面容如昔,发白甚少,眉目成八字形……”陈寅恪把《论再生缘》油印本作为礼物送给吴宓,还透露了自己正在撰写的一部宏伟著作的大纲,这就是后来的《柳如是别传》。书稿完成于1964年,陈寅恪75岁。五年后,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流泪。
陈寅恪没有留下遗嘱。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
A.1925年,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四大导师,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梁启超,以及哈佛大学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周游列国的著作等身的陈寅恪。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便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36岁。
B.因为陈寅恪做学问是在书上随读随记,眉批上写满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所以当他的藏书被毁,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时,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就只能主要依靠记忆了。
C.57岁的陈寅恪重回清华园,已失去治学读书的双眼。我们可以通过陈寅恪先生的作品推断出他的内心中经受着多么大的煎熬,这些在他后期的作品中清晰地表达了出来。
D.陈寅恪认为: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再加上当时他沉浸于探索明清历史和文化,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拒绝了。
E.由上文推断出陈寅恪是一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且陈寅恪对学术研究的态度严谨。难怪傅斯年对他进行这样的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2.请根据本文内容概括传主的精神特点并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一篇传记,本文在表现人物上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联系当今实际谈谈你对陈寅恪“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这一主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C
2.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王国维碑文: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其实他坚持的就是实事求是,他将此视作永恒如日月之光。不慕名利,坚守独立的人格和学术操守;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拒绝了。他提出“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在那个年代是惊世骇俗的。 潜心治学,死而后已。有《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作品。(注意要有事实例证)
3.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将传主的各个人生阶段的经历依次连缀成文,思路非常清晰,充分表现了传主一生为学、追求真理、死而后已的特点。 本文围绕反映传主一生为学、追求真理、死而后已的主题,选取了传主各个人生阶段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真切传神。 本文首尾遥相呼应,突出表现了传主一生为学、追求真理、死而后已的特点,全文浑然一体。 本文运用了侧面描写、衬托等艺术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特点。(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4.陈寅恪的这一主张深刻地警示我们:我们既要善于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努力使中华文化融人世界文化发展的大潮流,又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然而,当今时代,不少青少年甚至不少专业学者开口闭口都是“国际潮流”,对我们的优秀传统道德、民族节日、古典文学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却是知之甚少甚至是嗤之以鼻。这无益于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长此以往.“本来民族之地位”将岌岌可危。(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