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目前在某些城市时兴一种水晶球样的生态球(如图)作为家庭摆设.该球密封,内装有水、2~3条小鱼,底部有泥沙,并生长着一些水藻.妙在小鱼、水藻都是活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生态球应放在______的地方.

(2)小鱼和水藻能生存的原因是:水藻能够______;小鱼通过呼吸作用为水藻提供二氧化碳,其排泄物被______分解之后,再被水藻利用.

(3)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是______.

答案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这个生态球应放在有光的地方;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小鱼和水藻能生存的原因是:水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氧和养料;小鱼通过呼吸作用为水藻提供二氧化碳,其排泄物被分解者分解之后,再被水藻利用.

(3)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是阳光、空气、水等.

故答案为:(1)有光;(2)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氧和养料;分解者;(3)阳光、空气、水等.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每题3分,共12分)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秦以郢为南郡,迁白起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四十八年,秦复定上党郡。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乎?”曰:“然。”又曰:“即围邯郸乎?”曰:“然。”“赵亡则秦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病愈,秦王欲使 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秦王使王龁代陵将,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厚币:带着厚礼

B.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益:增加,多

C.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隙:隔阂

D.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怨:埋怨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不如因而割之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见犯乃死,重负国

D.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现白起“善用兵”的一项是(  )

①白起攻魏,虏三晋将     ②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

③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  ④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⑤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    ⑥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昭王四十八年,秦军再次平定上党郡。苏代凭借巧妙的外交辞令说服了秦国丞相应侯,解除了韩、赵两国灭亡的危机。

B.秦王派王龁统率部队攻打邯郸没能攻下来,打算让武安君赴任,武安君不肯;于是再派应侯去请他,武安君就称病情严重不肯赴任。

C.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刻画了白起杰出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其嗜杀成性的性格缺陷,体现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D.居功自恃,不能正确处理与应侯的矛盾,不能顺从秦昭王是导致白起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文本流露出作者对白起悲剧结局的深沉慨叹和惋惜之情。小题5:翻译下面三个句子。(10分)

(1)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3分)

(2)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3分)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