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列宁全集》

材料二  1920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列宁强调要通过租让制发展苏俄经济改善工人生活,同时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

——馀天新、许平、王红生《世界通史》现代卷

材料三 要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一切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

——《邓 * * 文选(第三卷)》

(1)材料一中的“经济政策”和“退却”分别指的是什么?列宁主张“退却”的依据有哪些?(不得摘抄原文)(8分)

(2)材料二中的“租让制”属于什么性质的经济形式?与此同时,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还实行了哪些重大措施?(4分)

(3)材料三中的“经济体制”全称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总结邓 * * 和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上的相同认识和品质。(7分)

答案

(1)分指:战时 * * 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2分)

依据:①生产力的提高是布尔什维克党刻不容缓的任务;②战时 * * 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难以实现;③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6分)

(2)性质:国家资本主义。(1分)

①实行(固定)粮食税;②租赁(借)制;③自由贸易;④按劳分配。(3分,答出3点即可)

(3)全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认识:①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②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4分)

品质:①创新,②求实。(2分)

题目分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等信息判断,经济政策应是战时 * * 主义政策,同时也反映了改变政策的原因是“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说明“退却”是指新经济政策。政策改变的依据将材料概括即可。“有灭亡的危险”表明了当时经济、政治危机。

第(2)问,据材料判断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来发展经济,从性质来说属于国家资本主义。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还包括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来代替余粮收集制;租赁制;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第(3)问,据材料判断,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列宁和邓 * * 相同的品质和认识,综合材料,对比回答,都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外,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